清明节期间,宿迁广播电视总台《楚风夜话》栏目推出特别策划《带烈士回家》,根据盐城市五条岭烈士陵园提供的30位宿迁烈士的原籍信息,深入乡村旧地,寻找这些烈士的后人,共帮助16位烈士找到遗属,并确认了另外13位烈士的遗属信息,遗憾的是,尚有一位名叫陈同义的泗阳籍烈士,没能找到后人信息。
根据盐城五条岭烈士陵园提供的信息,陈同义烈士为泗阳县南刘集乡农场村人。上午,记者首先来到了泗阳县南刘集乡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查询了当地的烈士英名录,发现确实有陈同义这个名字。
泗阳县南刘集乡退役军人服务站
站长 朱波:
经过我们查询有陈同义这个人,1922年出生,1947年参加盐南阻击战中牺牲的,当时是班长,华东野战军一个班的班长。
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朱波告诉记者,南刘集乡原先确实有农场村,但后来由于区划调整,已经变更为现在的花井社区。
泗阳县南刘集乡退役军人服务站
站长 朱波:
陈同义这个人从烈士英名录上是能查到的,不过没有查到他子女有(领)抚恤金这块,另外我们没查到他的后代。
记者随后和工作人员一起前往花井社区进行寻找。社区副主任徐敏春今年62岁,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根据他的叙述,花井社区只有三户姓陈的人家,但并没听说过有陈同义这样的烈士。
花井社区并无此人,会不会是地址存在偏差?徐敏春告诉记者,早在解放前,此地叫畜牧场,解放后又变更为知青农场,直到八十年代后才叫农场村,附近原先还有个村叫农科村,但是经过联系农科村根本没有陈姓农户。
泗阳县南刘集乡花井社区副主任 徐敏春:
存在几种可能性,不是我们南刘集乡,有可能是别的村,或者是他自己(陈同义)当时说错了,或者地址存在变更。
陈同义烈士的遗属信息没有找到,成为我们唯一的遗憾。如果您有陈同义烈士的相关信息,可以拨打栏目热线:9688968,让烈士能够尽早魂归故里。《楚风夜话》记者:李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6BWnHEBnkjnB-0z6Wh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