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从医35年,有着27年呼吸内科管理经验,是辽宁省呼吸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奋斗多年的她始终怀揣着对祖国的忠诚和一颗仁人之心,不断成功实践着“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从医理念,挽救了无数的患者生命。
不忘初心
彰显医者使命担当
赵立牢记建设“健康中国”的初心使命,竭智尽能为患者排忧解难。她始终扎根在医疗一线,心怀大局,竭诚奉献,在呼吸科从住院医生做起,一路历练中不断磨砺成长,始终牢记一名医生的使命担当,在“非典”“猪流感”“禽流感”历次重大疫情的防治中,表现突出。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暴发伊始,赵立便奔走于朝阳、葫芦岛等地,为省内新冠肺炎患者会诊。她参与搭建了盛京医院新冠患者隔离病房,组建了第一支救治团队,收治盛京医院首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待盛京医院新冠患者全部转移到沈阳市定点医院集中救治后,赵立又率领辽宁省重症医疗队驰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全面接管了4病区全部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赵立在武汉连续奋战2个月,抢救重症及危重症患者200余人,创造了零死亡的生命奇迹。武汉抗疫归来后,赵立作为辽宁省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又多次奔波于辽宁省内抗击新冠疫情最前线,为辽宁省新冠疫情迅速有效控制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本院的新冠疫情救治,她更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统领疫情的全面防控,协调、统筹、整合、管理、会诊大内科18个病房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使新冠抗疫工作坚决而平稳地得到落实。她整理的新冠感染患者诊治简明流程成为全院各科医生的“应用模板”,其讲座的视频被省内多家医院学习观摩。赵立为赢得抗击新冠疫情的最终胜利再次作出突出贡献。
守正创新
助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
赵立坚持“守正、至善、专业、创新”的行医理念,以大气情怀引领辽宁省整个呼吸专科的医疗资源均衡和不断发展。通过举办辽宁省呼吸病学年会和盛京呼吸论坛,为全省的基层医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下基层,亲自深入到阜蒙、岫岩、铁岭和朝阳地区等地进行会诊、查房,带动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通过组建“盛京呼吸联盟”为基层医院解决疑难患者的救治和双向转诊,受到患者和基层医生的一致赞誉。
在教学和科研中,赵立还不断创新、锐意进取,主持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课题,以第一完成人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带领盛京医院内科获得国家重点规范化培训基地,辽宁省呼吸重点专科等荣誉。
赵立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仁心仁术
筑牢守护百姓健康防线
作为辽宁省呼吸专科学术带头人,赵立在呼吸危重症和疑难患者救治上具有很高的建树。在2009年全球甲流暴发流行期间,她组织建立了盛京医院甲流危重病房,成功救治了多名来自东北地区的需要插管机械通气的甲流孕产妇患者,其中1名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的产妇,经过20多天的抢救后,在满月前3日撤机拔管,与新生宝宝共同庆贺了新生命的满月,相关事迹在国内多家媒体宣传报道。赵立还组织抢救过急性肺栓塞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在多种措施复苏无望时,果断采取肺动脉内局部药物溶栓,使患者在1小时20分钟后终于恢复自主心律和呼吸,并最终好转出院。
经赵立抢救成功的危重症患者不胜枚举,百岁感染性休克的爷爷,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孕妇、急性肺泡出血的少女、间质肺病急性恶化成“白肺”的大叔……在疑难杂症的诊治上,赵立也有极好的口碑,东北、内蒙古、河南、山西、陕西都有患者慕名来看病。有些患者曾去北京求医,时有医生告诉患者,回当地看赵立大夫就好。赵立诊断过多处寻医未果的肺内呈囊性病灶的淋巴瘤、双肺多发“肺炎样”病灶的肺腺癌、双肺多发空洞包块的血管炎、双侧胸腔积液的结节病等。
赵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高尚情操,用高超的医术、爱心、责任心温暖了每一位同事、每一位患者。这就是职责所在,只有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才能对得起医生这个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