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手术室是一个神秘而陌生的地方,对于手术患者来说,在这里经历的每一分钟都可能关乎生死,手术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操刀的医生,还有那些幕后英雄——手术室护士。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记者探班医院手术室,看到为了每台手术的成功,手术室护士们都在使出“十八般武艺”。
日常工作
医生伸出手就能秒递器械
10日6时40分,大医一院联合路院区手术室护士宋宜桥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当天她是三台心脏手术的器械护士,7时许,宋宜桥进入手术间开始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械、敷料、一次性物品和耗材等。7时30分左右患者被送到手术间,手术开始。
作为一名器械护士,宋宜桥要在手术台前全程无菌操作,为医生传递手术器械。看似简单,背后学问不少。拿这台手术来说,涉及到的体外常规器械和特殊器械就有上百件,她必须对每样器械的使用时机了然于心。“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伸出手我们就要知道递什么器械,大部分时间不需要说话。”“比如这台心脏二尖瓣置换手术,需要将二尖瓣剪下来,当医生把这个瓣夹起来时,就需要递剪子了。”一名合格的手术室护士应是熟悉上百种手术的“全能选手”。
百般“武器”心中有数
使用近百台仪器设备、清点传递近千种手术器械、完成复杂手术体位的摆放、随时应对各种突发的出血抢救……这些统统是大医一院联合路院区手术室护士的看家本领。
最简单的手术,要准备的器械也有四五十件,稍微复杂的手术,比如脊柱、关节的手术,需要准备的器械能达上百件。如何确保这些物品不会遗漏在患者体内,酿成医疗事故?宋宜桥表示,手术室护士有严格的物品清点制度,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在术前、术中、术后对照物品清单进行清点和登记,如果发现物品遗失,就不能关闭患者身上的切口。“我们心脏手术经常用到小针细线,线如头发丝细,每次用完了要及时接住,避免丢失。”手术中,特别是心脏手术,难免会遇到患者心脏骤停等突发状况,这个时候,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就要迅速地配合医生进行心脏按压、除颤等抢救工作,每一秒钟都关乎患者的生死,需要医护的快速反应和默契配合。
小到一个褶皱都不放过
9时许,在市妇儿医疗集团希望广场儿童院区,手术室护士张黎正在配合一台桡尺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是名10岁男孩,手术很顺利,仅一个小时就结束。
张黎担任手术室护士已经有18年,目前主要担任巡回护士。据介绍,巡回护士的工作主要包括患者的管理、完善各类护理文书、协助输液输血、标本送检、手术衔接等工作,他们是手术室里的“大管家”。“收到手术通知单后,我们要准备第二天手术的器械和仪器,如果多个科室都要同时用到一个仪器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来协调。”张黎说,手术进程很大程度也是巡回护士掌控的,“和成人不一样,孩子耐受度比较低,我们就要通过优化流程,缩短等待时间。”张黎说,当观察到一台手术快结束时,就得让下一位患者提前进入等候区,确保两场手术之间无缝衔接。
手术室护士团队高效严谨完成手术的配合工作。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摄影记者周蕾
迎接患者也是巡回护士的重要工作,他们需要了解患者病情和状况,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对待儿童,需要比成人更细心,孩子的皮肤很嫩,我们要避免身下有褶皱物品或者线路,防止压力性损伤。”
酸甜苦辣
历练5年才能“出师”
10时许,大医一院联合路院区手术室护士长代娓陆续收到第二天的手术通知单,可以看到,5月11日预计有82台手术,接下来,她需要根据每一台手术术式、难易程度,分配适合的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
代娓在手术室已经工作了30年,她说,要想成为一名手术室护士都要进行为期一至三个月的综合考评,紧接着,就是不同外科手术的轮训,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心脏外科等十几个专科开展的上百种手术都要逐一配合,历练本领,这个过程长达5年之久。“和病房护士相比,手术室护士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只有经历了全面的培训,才能与医生默契配合,高效安全地完成手术。”
吃饭时间和下班时间都是未知数
11时许,宋宜桥已经完成了第一台手术配合工作,利用下一台手术开始前的几分钟时间,她快速吃完午饭。接下来还要配合两台心脏体外循环手术,预计下班时间会在20时以后。“体外循环手术时间长,手术比较复杂,主动脉夹层手术一站就是7到8个小时,其间我们不能有片刻的放松。”
采访期间代娓手机响个不停,攥着手术通知单,她说,手术室护士只知道上班时间,永远不知道下班时间。手术室护士24小时手机开机,加班加点已是常态。“肚子饿了要扛得住,困了累了要挺得住,想上厕所要忍得住,这也是我们的本领。”张黎笑着说。
必备素质
坚守底线 谨慎不苟
提到手术室护士的必备素质,承担带教工作的张黎和护士长代娓不约而同地将“慎独”作为首要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很多工作需要手术室护士独立完成,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每一项操作能否按照规章制度去做,关乎着患者的安全。”张黎说,以最基本的无菌操作为例,当手术物品出现污染,或者可能被污染时,要及时主动更换;器械护士在刷手的过程中,要按照规范步骤进行,清洁到哪个部位差一厘米都不行,这些都考验护士是否具备“慎独”精神。
关爱患者 释放善意
“昨晚睡得怎么样?精神状态不错啊。”在巡视手术间的过程中,代娓护士长和一位即将接受手术的前列腺癌患者唠了两句,患者紧张的情绪逐渐缓解。“在手术间里,有医护沟通、有护护沟通、有护患沟通,护患沟通很重要,我们握一下患者的手,给他盖盖被、说说话,虽然微不足道,却能让患者感到温暖。”
更新知识 适应变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微创手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患者身上。“越来越多的高精尖设备应用在手术中,比如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能量平台等,这就要求护士不断地学习。”代娓说道,一名优秀的手术室护士一定是用心在工作,而不是只用手和眼睛工作。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黄凤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