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爱、陪伴和想象力

2022-03-18     Lens

原标题:父与子:爱、陪伴和想象力

往常的周末,可能会带孩子去公园、游乐场、博物馆、美术馆、江边野餐、运动。但宅家正在成为暂时性的日常,不再能去远处旅行,去户外疯玩也要谨慎考虑是否安全。

当孩子每天眼巴巴地趴在书桌前问,“妈妈,你可不可以陪我玩一会儿嘛?”“妈妈,就读一本绘本好不好?”,突然想到,爸爸这个角色是不是被边缘化了?妈妈们常常吐槽队友,但是有没有那么一些时候,让队友发挥长处也可能会有好结果?比如,眼下的宅家生活。

绘本《和爸爸一起玩》

康涅狄格大学一项持续50年遍及除南极洲以外的世界各洲的调查发现, “没有哪个因素比来自父母,特别是父亲的拒绝,更能强烈持久地影响孩子的童年生活。”包括攻击性、独立性、自尊心、积极的自我充实感、情绪反应、情绪稳定能力、积极的世界观在内的7个人格特征,和自我感觉被父母接受和在乎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赶紧动员一下总是把自己扔沙发上的爸爸们,一起来全身心参与一下居家亲子生活吧。

陪娃玩过家家,

和孩子增进感情的有效途径

(全情投入,做个“好演员”)

心理学家格林斯潘曾说: 成长中的假想游戏是孩子思维的重要跨越。研究表明,宝宝们幻想假装的能力在1岁半左右开始出现,3至6岁是此类游戏的高峰期,过了6岁后会渐渐地随着现实生活的体验而减少。

这个年龄阶段正是玩过家家的好时机。小朋友们总是很喜欢扮演妈妈的角色,把自己的小玩偶当成宝宝,给它喂奶、喂饭、哄睡、穿衣服、读书讲故事等。如果过家家的游戏中有了爸爸的参与,玩法也可以丰富起来。

小朋友借助日常观察或是从动画、绘本上看到的,加上自己的想象,会生发出很多游戏内容,爸爸要做的,便是参与进去,用游戏剧情去引导孩子,而不是用规则去约束孩子。

绘本《好玩的爸爸系列》

戏剧性的角色扮演类

当孩子们在玩假扮游戏的时候,他们在假装一个东西或一个人(一只猫),他们似乎能够非常真实地感受到这个被创造出来的情景,全情投入陪他们“演”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 超人VS有超能力的破坏者

  • 奥特曼VS怪兽

  • 医生VS病人

  • 外卖小哥VS点餐的人

  • 便利店售货员VS购物者

  • ......(任何爸爸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互动关系都可以)

超人VS有超能力的破坏者

奥特曼VS怪兽

医生VS病人

外卖小哥VS点餐的人

便利店售货员VS购物者

......(任何爸爸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互动关系都可以)

绘本《和爸爸一起玩》

建设性的游戏类

孩子还会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任何小物件来搭建场景:

  • 用积木来建造房子

  • 用稀奇古怪的东西来搭桥

  • 用枕头搭建碉堡

  • 用磁力棒、磁力片搭建铁轨

    ......

用积木来建造房子

用稀奇古怪的东西来搭桥

用枕头搭建碉堡

用磁力棒、磁力片搭建铁轨

......

制造问题解决问题类

这个时候,孩子会切换不同的角色,会解决不同角色下,主人公所遇到的问题,也会去揣摩别人的心思、情感和所思所想,这样就会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 汽车坏了怎么办?找谁?怎么修理?

  • 停车场着火了,如何展开救援?

  • 火车脱轨了?如何避险?如何回到正轨?

  • 小猫受伤了?如何清理伤口?如何救治?

    ......

汽车坏了怎么办?找谁?怎么修理?

停车场着火了,如何展开救援?

火车脱轨了?如何避险?如何回到正轨?

小猫受伤了?如何清理伤口?如何救治?

......

其实,只要有爱与陪伴,只要有想象力,爸爸和孩子之间就能发展出无限的游戏。

和爸爸专属的

高强度打闹游戏

(注意安全的前提下,撒开了玩)

医学博士Anthony T. DeBenedet和心理学家Lawrence J.Cohen在他们合著的《亲子打闹游戏的艺术》中提到,打闹游戏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生存本能,打闹游戏能够让孩子在一个安全可控的环境中体验情绪的变化,感受自身的力量,尝试自控与控制他人的尺度,学会轮换角色,练习社交技巧……

书中写道: “从你第一次把孩子荡向空中、看见他迷人的微笑,到你们同心协力完成高难度打闹游戏,你和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一起发现亲密、温暖、 联结......这些充满爱的深刻感受。而这,比什么都重要。”

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有点疯的肢体游戏吧:

  • 骑大马

  • 摔跤游戏

  • 枕头大战

  • 调皮的小飞象(面对面抱起孩子在腰间,头和肩膀后仰,旋转)

  • 杂技瑜伽

  • 压路机(仰卧在地,让孩子趴在你身上,用手臂抱住孩子,然后就开始一起滚吧)

骑大马

摔跤游戏

枕头大战

调皮的小飞象(面对面抱起孩子在腰间,头和肩膀后仰,旋转)

杂技瑜伽

压路机(仰卧在地,让孩子趴在你身上,用手臂抱住孩子,然后就开始一起滚吧)

......

巴巴爸爸,一个可以变形成各种东西的爸爸。

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可以是滑梯,是门,是不倒翁,是摇摇椅,是秋千,顺着孩子的想象力,也会有更多可能。

属于爸爸们的亲子共读时光

(声情并茂,展开联想是关键)

你家亲子共读的时光,是爸爸陪伴孩子较多呢?还是妈妈?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发现:爸爸陪伴阅读绘本,对孩子的帮助反而比细心的女性更大, 在阅读的过程中,男性更容易引发“发散性的思维”和更有“想象力”的讨论,因而对孩子的语言发育更有帮助。

绘本《当爸爸说爱你》

还有一个爸爸更愿意听到的好处: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研究发现,大声阅读还能起到为爸爸们减压的神奇作用。

如果是那种只能陪孩子做一两件事情的忙碌型爸爸,从亲子阅读开始,是不会出错的。

其实,很多关于交通工具、恐龙、机械原理、建筑结构等题材的绘本,家里多少都会有的,都很适合爸爸来讲。在这之外,那些围绕父爱和父女(子)互动展开的绘本,也都是高质量陪伴过程中妥帖的选择。

属于爸爸们的绘本书单

《爸爸,我爱你》

作者: 莉娜·布拉普

译者: 柳漾

这本书用13种动物父子诠释爸爸与孩子相处的不同温馨场景。父子两人在一起,能像袋鼠一样蹦蹦跳跳,像河马一样哇哇唱歌,像蜗牛一样闲聊到把时间都忘掉,像鬣狗一样讲相声逗乐对方……亲子之间洋溢的爱,提升了父子关系,同时也为爸爸们提出一些要求:不要一直忙于工作,多一点儿时间陪孩子,为孩子提供这些触手可及的亲子温馨共处场景。这样,孩子才常有机会说出:爸爸,我爱你。

《巴巴爸爸经典故事系列(全十册)》

作者:安娜特·缇森、德鲁斯·泰勒

译者:谢逢蓓

全世界孩子都喜欢的好爸爸:

巴巴爸爸是独一无二的。 巴巴爸爸是可以变来变去的爸爸。巴巴爸爸是温暖和爱的象征。 巴巴爸爸、巴巴妈妈和7个孩子之间相亲相爱,互相温暖。

巴巴爸爸教育理念很先进。 巴巴爸爸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爱好非但不让人头疼,反而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巴巴爸爸用行动倡导和谐。巴巴爸爸总是用平和的心态处理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跌跌撞撞的爸爸》

作者:吉竹伸介

译者:代珂

吉竹伸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日常观察,带着一贯的幽默感,画下新手爸爸有笑有泪的育儿日常。和宝宝初次见面,给宝宝换尿布,带宝宝出游,送宝宝去幼儿园……爸爸也像婴儿一样,一路跌跌撞撞地走过来。吉竹伸介生动地刻画出爸爸妈妈的育儿心情、夫妻间的互动,道尽其中的不安、辛苦、甜蜜和感动,每一位新手爸妈都能从中获得慰藉。

《我爸爸》

作者:安东尼·布朗

译者:余治莹

安东尼 ·布朗曾说:“我的父亲是很特别的人,外表强壮、有自信,不过却也有害羞、敏感的一面,有一点像我爱画的大猩猩。除了教我画图外,他还鼓励我做各种运动,像是橄榄球、足球和板球……”这位在他眼中高大强壮的父亲,却在安东尼 ·布朗十七岁那年因病突发过世,使他深受打击,经过多年才走出阴霾。

安东尼 ·布朗表示《我爸爸》里面爸爸身上的黄褐色格子睡袍、睡衣和鞋都是自己父亲的衣物,多年来收在箱子里,上面还留着父亲的味道。而睡袍上的格子图案不仅出现在爸爸身上,甚至还出现在扉页和土司上面。也许,在安东尼 ·布朗的眼里,父亲的身影无所不在吧。

《爸爸和我(全8册)》

作者:凯蒂·克劳泽

译者:树才

8个日常生活中的主题,8个平淡而真实的故事,体现了真挚的父爱和父女之间的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在平淡的生活中体会家庭的温暖和满满的父爱,体现了父母和孩子爱与尊重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好忙好忙的爸爸》

作者:李巧巧

儿子终于盼来了跟爸爸一起出门旅行的这天,可到了森林公园,爸爸就打开电脑工作起来。好无聊啊!这时,一个神秘的小红帽精灵吸引了儿子的注意力,他们一起捉迷藏、一起玩儿水、一起探索森林,还认识了好多好多精灵朋友们!儿子带着大家敲着锣、打着鼓,去找爸爸。

“咚咚咚”“噗噗叭”“爸爸,你看!”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响,焦头烂额的爸爸变成了一头发怒的大熊,朝着儿子和精灵们大吼一声。危险!儿子掉进湖里了!……

《爸爸去哪儿了?》

作者:五味太郎

译者: 猿渡静子

哎呀,找不到爸爸了。那件西装看上去和爸爸的一模一样,可走近一看,不是爸爸。找到了、找到了,那不是爸爸戴的帽子嘛!绕过去一看,又不是爸爸……哎呀,那条领带跟爸爸戴的一模一样!走近一瞧,原来“领带”是一位太太衣服的一角!

和家长走散了,该怎么办?不能到处乱跑、要站在原地等……家长反反复复地讲,孩子们却很难理解为什么。五味太郎用好玩的“找找找”游戏绘本让孩子真正明白爸爸妈妈说的话!

《小熊比尔和大熊爸爸》

作者:内勒·莫斯特、米歇尔·朔贝尔

译者:宁宵宵

节日怎样庆祝?周末怎样度过?

过生日的时候,互相准备惊喜;有时候学些新本领,有时候忙着解决粗心带来的小问题。小熊比尔顽皮,偶尔帮倒忙,但他可爱又懂事,总想向爸爸表达爱,也总在热心地帮助朋友;大熊爸爸有时粗心,但对小熊比尔永远温柔,还总能逗比尔开心。小熊比尔和大熊爸爸既是亲密父子,也是快乐玩伴,他们彼此拥有,一起享受幸福温暖的每一天。

《每天早起的爸爸》

作者:山本省三

绘者:长谷川香子

译者:张昕

凌晨3点,爸爸去面包店工作了!面粉、盐放入搅拌机,加水,搅拌成面团……爸爸每天要做各种各样的面包。妈妈做好早饭也会去店里帮忙,做店员、送外卖。小哲和妹妹也来帮忙做新品面包。把萝卜酱包入面团,用葡萄干做眼睛和鼻子,放入烤箱,香喷喷的小兔面包做好啦!

《我用32个睡魔怪救了我爸爸》

作者:彭懿

绘者:田宇

最近爸爸情绪不太好,总是冲我发火!我发誓不再跟爸爸说话,直到小学毕业。可晚上,我刚睡着,就被一个小男孩摇醒了:“快救我,霸王龙又来追我了!”我以为是哪家小孩淘气,没想到轰隆一声,真的有一头霸王龙撞破墙壁冲了进来!我们东躲西藏,好不容易才逃到安全地带。

可没想到,更离谱的事情发生了——比我还小的小男孩居然对我说:“儿子,谢谢你救了爸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小屁孩”真的是我爸爸吗?他为什么会被霸王龙追赶呢?我们终能不能战胜霸王龙呢?

《了不起的爸爸系列(全4册)》

作者:平田昌广

绘者:铃木守

译者:田秀娟

这个系列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以爸爸的工作为独特切入点,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不同职业的爸爸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细节,刻画了一个个真实、丰满的爸爸的形象:他们虽然处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却一样的辛勤劳动,兢兢业业,以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和自豪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读者可以从中学会了解和热爱自己的爸爸,学会尊重工作和他人,热爱生活和社会。读者还能通过故事认识到不同的“职业”,了解不同工作的流程、相关工具、设备,人与人之间如何协作等等,培养对工作的启蒙认识和崇敬之情。

《悄悄说爱你(套装共2册)》

作者:道格拉斯·伍德

绘者:珍妮弗·A.贝尔

译者:李一慢

《当爸爸说爱你》:爸爸叫你起床,给你做早餐,陪你锻炼身体,跟你玩挠痒痒,给你取小名,教你骑自行车,让你骑到肩膀上,回答你各种各样的“为什么”,陪你看月亮和星空,给你讲睡前故事……爸爸陪你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悄悄告诉你:爸爸爱你。

《当爷爷说爱你》:爷爷带你去吃早餐,给你讲小时候的故事,教你如何收藏钱币,教你如何扔出无人能敌的棒球,教你跳舞,教你系鞋带,牵你的手过马路,听你练钢琴,参加你的下午茶过家家游戏,爷爷还会教你下棋,甚至跟你学一个新的电子游戏……爷爷陪你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在悄悄告诉你:爷爷最爱你。

《好玩的爸爸系列(全3册)》

作者:佐藤和贵子

译者:彭懿

三个小故事,讲述父子之间的温馨互动。

《爸爸和我一起玩》:周末,爸爸累得只想睡觉,可我多想和爸爸出去玩个痛快啊。没想到,在公园里爸爸突然焕发了活力,玩得比我还疯!

《爸爸做的饭》:平时都是妈妈做饭,我们以为爸爸做的饭一定很难吃。可是爸爸一下厨,就给了我们大大的惊喜!

《好想爸爸啊!》:我最喜欢和爸爸在一起,可是,爸爸现在出远门去了。要是他明天回来该有多好!

《我爸爸超厉害》

作者:宫西达也

译者:陈珊珊

这一次,宫西达为我们带来一个充满了温情和童真的日常生活小故事,一本可以联结起父子间感情纽带的治愈系绘本。

“呜——呜——”小猪在草原上哭得好伤心!小伙伴们纷纷赶来,想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通过小花豹、小企鹅、小象以及小老鼠的分享,表现出孩子与爸爸之间的浓浓情感。书里的小动物们描述自己心中的爸爸,满怀爱意地说出爸爸最厉害的地方。通过本书,表现出孩子对爸爸的崇敬,以及“爸爸”这个角色在家庭中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和重要性。

《有些时候,我特别喜欢爸爸》

作者:阿梅哈

绘:侯邦 

译者:尉迟秀

“有些时候,我最喜欢爸爸”,因为爸爸给孩子的不仅是温暖的依靠,还有更多的幽默、自由和勇气。一本让孩子更爱爸爸、让爸爸充满自豪、让父子互动更进一步的书!有趣的是,书中的每一页都以不同的动物形象来描绘父子相处的情景:兔子爸爸和孩子一起种菜,鸵鸟爸爸给孩子弹吉他听,蚂蚁爸爸给孩子买棉花糖吃……诙谐的动物形象、丰富的画面细节,更增添了阅读的趣味。

以一个小孩子的口吻,讲述了“有些时候我最喜欢爸爸”的理由,描绘出许多亲切而有趣的日常生活片段。孩子们会发现,爸爸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温暖和安全感,更有一点点冒险和捣蛋的机会;从爸爸那里,他们获得了幽默感,也获得了成长的勇气!

《爸爸出门以后......》

作者:伊莎贝尔·平

译者:刘海颖

每天一大早,爸爸同妈妈和我告别后,便走出家门开始一天的工作。当爸爸出了家门以后,他是能看到每一颗星星的宇航员,是能拯救很多人生命的消防员,是工作繁忙的企业领导,是像狮子一样勇猛的球星,是一名出租车司机,还是一名环球航行的冒险家……

原来,这一切都是待在家里的孩子对“爸爸出门以后”的工作内容的想象。相信每一位看完本书的爸爸,都会被书中那位待在家里奇思妙想,一直等候爸爸回家的孩子所打动。

《和爸爸一起玩》

作者:中川宏贵

绘者:三角芳子

译者:彭懿、周龙梅

今天,爸爸的时间都是我的!整整一天,爸爸什么都得听我的!我要爸爸变成大鳄鱼,爸爸就变成咕噜咕噜满地打滚的鳄鱼。我要爸爸变成大马,爸爸就变成嗒嗒嗒嗒跑得飞快的大马。我要爸爸变成长颈鹿,爸爸就变成啊呜啊呜吃叶子的长颈鹿……想玩什么就玩什么,爸爸一直陪着我!。和爸爸一起玩的时候最开心,我最喜欢爸爸了!

《大猩猩》

作者:安东尼·布朗

译者:林良

本书讲述的是单亲家庭小女孩安娜的故事,她渴望得到爸爸的关爱,可是现实生活中的爸爸既冷漠又严肃。父女俩吃早餐的时候,爸爸在看报纸,父女两人没有交流。在安娜过生日的前一晚,安娜想要大猩猩作生日礼物,得到的却是一只玩具猩猩。安娜感到自己被关在笼子里,像动物园里的猩猩一样。不过,当晚让人惊异的事情发生了,玩具猩猩变成了真正的大猩猩,并且要带安娜去动物园玩……

《爸爸,我要月亮》

作者:艾瑞·卡尔

译者:林良

小茉莉很想和月亮一起玩,但她摘不到月亮,便拜托爸爸把月亮摘下来,于是,爸爸拿了一把好长好长的梯子,架在一座好高好高的山上,努力地向上爬呀爬,但是月亮太大拿不下来,爸爸只好等到月亮变成下弦月,才把月亮带回给小茉莉玩……

这是有关爱与梦想的故事,上下打开的多种折页变化,让孩子惊奇感受空间延伸的巧妙创意。孩子从故事情节中,不仅可以了解长短、高矮、大小等概念与形容词,还能从中观察到月亮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

《爸爸带我看宇宙》

作者:乌尔夫·史塔克

绘者:爱娃·艾瑞克松

译者:赵清

秋天到了,傍晚,爸爸忽发奇想,要带着儿子出去走走,理由是:走,我们去看看宇宙。一路上,爸爸买了口香糖,那味道既真实,又特别;一路上,爸爸抱着儿子跃过水沟,那感觉既真实,又虚幻;一路上,他们看见了小石头上的蜗牛,看见了夜空中闪亮的群星,看见了微风里摇动的千针草,既亲切,又奇妙……慢慢地,一次寻常的散步变成一段温暖的旅程,永远刻印在儿子心中。

《跳舞》

作者:理查德·保罗·埃文斯

绘者:乔纳森·林顿

译者:余治莹

喜欢舞蹈的女儿不知道,她的爸爸一直都在看着她,从她小时候扮演一个玉米,到她成为台上美丽优秀的芭蕾舞者,到她恋爱出嫁,有了自己的家。爸爸一直微笑着看着她。直到爸爸生命最后一刻,舞蹈着的女儿仍然不知道,爸爸总是微笑地看着她。

这个故事的作者灵感来源于他自己的女儿,然而图画中的女孩确实却有其人的。绘者受画中女孩子的父亲所托为他画了女儿的画像,而这个女孩和母亲丧生于一起车祸。本书内外所蕴藏的故事与情感让每一位读过这本书的读者动容。作者的文字细腻深沉,绘者的图画更是显示出非凡的功力,写实的描画、凝重的色彩、潇洒的笔法,将这个动人的故事演绎得一如交响乐般宽广宏大。

《爸爸在月球上》

作者:阿德里安·阿尔伯特

译者:佟画

今天莫娜要去月球上看望爸爸。妈妈帮助莫娜准备了一艘火箭和一艘飞船,拉动发动机后,火箭成功升空。在太空,所有的东西都飘了起来,莫娜趁机体验了一把飞翔的感觉。

飞行结束,莫娜的登月舱稳稳当当地降落到了月球上。爸爸终于接到莫娜了,他们一起在月球上度过了愉快而特别的一天……

《我爸爸真酷》

作者:基斯·奈格利

译者:谢沐

小男孩眼里,爸爸看上去很普通,他每天按时做家务、耐心照顾他。不过,他还是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家里的架子鼓、墙上的滑板、待售的摩托车,这些都昭示着爸爸从前是一个很酷的人。那爸爸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著名插画师基斯·奈格利,用反差强烈的画面,让读者和小男孩一起揭开答案。原来,一切都是因为“父爱”。

属于爸爸和孩子们的

亲子共读书单

延伸阅读

请查收这份送给宅家小朋友的高质量片单

“双城”生活,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

用竹子改造自行车的美国奶爸:从波士顿到上海,总有一些惯性认知会被打破

日复一日地带娃,真是既享受又厌倦|成为父母

LensforKids原创绘本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6265e854a2f530067d9c4b7563809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