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长安大学建筑学毕业展

2022-08-18     UniDesignLab

原标题:2022长安大学建筑学毕业展

2022长安大学建筑学毕业展

ARCHITECTURE

结缘建筑·感恩长大

——建筑学院2022年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展

长安十二时辰,古都千秋印记。求学渭水之滨,题名雁塔之畔。负笈而来,青春不悔惟上下求索;载誉而归,天涯可期愿东西无问。聚似一团火,散为满天星。岁华五载,皆与汉宫唐苑为邻;昼夜千回,每同古今哲匠对话。诗意栖居,览四海观名作;体国经野,为往圣继绝学。知行合一,方得体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积土成山,遂有高明之视野;积水成渊,终怀深厚之底蕴。

今日之功,往昔之梦。耕耘收获,历历可观。为充分展现长安大学建筑学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教育成果,2022年毕业设计展定于7月8日线上开启以供交流。此次与兄弟院校、知名企业联合进行的毕业设计展,体现了本专业“合作开放,融荣共生”之办学理念。展览汇集来自建筑学专业共33份优秀设计作品,涵盖校内毕业设计、“交通建筑”联合毕业设计、“名城四校”联合毕业设计、“西部建筑学A9”联合毕业设计等多个组别。设计作品各具特色,选题呈现多元开放之格局,既包含对于建筑单体设计的思考,也涉及对于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解,还包括对于城市发展更新的探索,并积极引入BIM、GIS、Python等新工具,彰显了本专业人才培养中追求宽口径、厚基础、多维度、新视野的教育理念转变,也是长大师生们齐心协力探索改革创新的一份答卷。

时逢盛夏之余音,亦乃新秋之序章。惟愿莘莘学子,此去可遇繁花似锦,回首仍见翠微苍苍。

——陈斯亮

优秀本科毕业设计展(—)

梦想合伙城

——基于青年兴趣爱好视角下的

适青化微社区设计

DESIGNER

作者

吴冼焱 张文曦

指导教师:许娟 鲁子良

01

设计说明

城市设计采用中心区、扩展区和立体农场的框架进行初步建设。中心区作为青年梦想孵化中心,以多节互动、多元主题、多方共治为特色,打造青年梦想乌托邦。扩展区作为与城市直接的衔接部分,将延续生态绿轴,实现绿点织补和绿色空间营造,拉结商业综合区,聚焦商业组团,并以文化资源 双子园为着手点,延续历史文脉。

梦想在现在对于青年来说似乎成为了一层无法冲破的壁垒,城市的高速发展给处于敏感的底层生态的青年们附上了层层枷锁。我们希望凝聚青年的生活热情,用他们最活力的姿态去重塑自己的内心世界,抗衡如今充满挑战和争议的世界。本方案以“合伙”的方式招募青年,让忙碌奔波于生活的青年们重建内心的快乐世界,他们通过共同的目标与爱好聚集在这个梦想社区,为自己的理想“合伙创业”。方案基于青年的大数据分析,将广大青年的爱好、目标、价值认同等转换为三个功能要素,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建筑内部根据青年需求设置特定目标空间,社区从管理到运行实现青年参与、青年自治,让社区成为青年成长的“锚点”,遵循最纯正的内心,共同迎接挑战,合伙实现梦想。

02

前期分析

本次方案的基地选址位于成都市金牛区铁半城片区,成都北站的南侧,成都老城的北侧,从古至今(自古以来跟下边有点重复),这里就是成都的北大门。

自建国以后,成都该地区的建立更是加强了金牛区的门户地位。再随着荷花池商贸市场的出现和交通的繁荣,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领跑全市。但随着城市中心的南移,铁板成片区的辉煌已经随着时间的浪潮逐渐褪去。根据最新的成都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该片区的人口比例和其他经济发展强劲区维持在相近范畴,其中 中青年占比近70%。由此可见,从人口比例上讲,该地区仍具发展潜力。如何发掘半城资源,重拾往日辉煌,将是我们继续研究的问题。

在基地周边进行调研我们发现周边场地要素虽然丰富,但总的来说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相对零散,商业市场不够聚焦,文化资源有待发掘,人群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场地空间活力不足等问题。总结来说,该片区商业相对割裂。社群在基地周边人口年龄相对较高,文化资源需要重新激活。

青年群体是我们本次设计的重点与核心,为了更好的了解青年需求,我们对青年的日程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青年的日常活动甚至包括工作(比如合作),都具有聚群效应

针对青年各项活动的需求以及频率统计,我们发现青年对于工作之外的活动普遍反应积极,并且各自有让自己感受到更加快乐的触点。但对于工作大部分青年体现的积极性并不高,于是我们开始思考:

青年在娱乐、生活、工作三者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他们共同构成了青年的梦想却又彼此影响。

给他们提供一个实现梦想的乌托邦,让当代青年们用新的生活、工作方式,去诠释他们原本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梦想。

03

城市设计

结合成都市的公园城市远景发展计划和上位规划等政策文件,我们在城市设计上提出:

1. 置入活力青年群体,焕活人群活力。

2. 拉结商业要素,聚焦活力产业。

3. 实现文化资源更新利用,重拾半城记忆。

4. 建立核心绿地公园,打造生态绿色城市。

城市设计采用中心区、扩展区和立体农场的框架进行初步建设。中心区作为青年梦想孵化中心,以多节互动、多元主题、多方共治为特色,打造青年梦想乌托邦。扩展区作为与城市直接的衔接部分,将延续生态绿轴,实现绿点织补和绿色空间营造,拉结商业综合区,聚焦商业组团,并以文化资源 双子园为着手点,延续历史文脉。

04

建筑设计

基于数据分析,我们提出了梦想合伙城的概念。

希望一群热爱生活的青年,因为有共同的爱好聚在一起,并以此为契机,用于补充和开创新的工作模式,形成五类合伙人。

他们因爱而聚,聚而思起,起而梦生。这是梦开始的地方,也会成为梦实现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各自作为合伙人,为同一个目标去奋斗。不同的爱好和特长将会为他们带来不同的新的人生体验,这是他们的兴趣,也将成为他们奋斗的目标和幸福的源泉。

青年们首先会因为彼此的爱好相聚于此,并自发地成立社团,成为自己的合伙人,成为彼此的合伙人,同时打造专属他们自己的理想的空间,在这里他们可以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梦想。

为了更好地实现青年梦想,我们依据青年的行程数据和其他数据分析,将合伙城分为梦想生活中心,梦想创业中心,和梦想综合中心。三个区域联系紧密,相互渗透,由青年构成,也由青年管理,流动的青年群体让社区始终保持活力。

输入的是一个个心怀热枕的青年,输出的是成果、是青年人才。

交通方面,该地块交通便携高效,可达性高,周围的文化元素多样,可建立多元文化街区,延续城市文脉,同时回应上位规划,城市发展远景目标,打造生态绿地,实现景观渗透,为公园城市建设出力。

方案体块的初步生成

功能配比

功能分区

梦想生活中心,各类社团分布在底层公共园区中,各入户流线和社区入口各自独立,互不干扰。中间是立体公园和空中跑道。

生活中心体块生成如下:中央立体公园置入、肌理切割退台跌落,绿化渗透,层层退台,最后加入环廊体系。形成最终体块。

该区域的体块构成相对简单,内部空间相对复杂。

上部的公寓户型主要有四种,A户型为朋友共享型,最大的特点是公共空间共用,实现空间资源的高度分享。B户型为经典居住型,以实用舒适为主要特色。C户型为经济便携型,特点为短租经济。D户型为舒适享受型,为青年租房招租合伙提供了更多可能。

生活中心作为社区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公共空间服务青年、服务城市。不同来向的人群对应不同的内部空间分区,通过内部空间和青年的聚群效应实现人口输入与输出。

梦想创业中心上部为办公区,分为集体办公和开放办公。下部为各类工作属性俱乐部,办公区与底部开放区相互独立。办公区中央穿过立体公园与空中跑道,并在公共空间顶部设立太阳能板,实现绿色能源利用。

创业中心的体块首先形成上下双重空间,上部体块削减形成十字联系空间并上下跌落丰富空间层次。底部面向景观分层退台。一层同综合中心打造公共庭院,打通内部空间。最后在办公公共空间置入娱乐休闲盒。

娱乐休闲盒的功能多元,结合餐饮、科技、运动健身和生态等兴趣空间,为疲惫的工作状态注入健康与活力。

创业中心的公共空间也同时兼具人群流动的功能,各类人群在底部空间的不同功能开展不同的活动,依托创业委员会的统一管理,持续输入青年输出创业人才。

梦想综合中心中间直达双子园,底层为商业文化街区,上部为创业成果展示空间,彼此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联系。

体块生成:与双子园建立对景关系,在街巷中组织三重院落丰富空间关系。并将中心院落与创业中和共同围合同一庭院建立联系。依据庭院关系形成组团。在各个组团之间依据视线关系前后错层退台营建新秩序,最后彼此之间建立联系,形成外部空间丰富的整体。

营造手法,主要是进行垂直方向的错层抬升,依据庭院组织围合关系,依据视线组织渗透关系营造半私密空间与开敞空间。

综合中心是创业中心的延申和补充,创业中心的成果将在这里进行展示和宣传。除了消费者和参观者,老板和投资人、企业家也会来到这里,选择他们心仪的项目,助力实现青年梦想。更多青年也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其中,合伙完成梦想,实现社区的人才输入。

05

建筑节点

地面12层是开放公共空间,提供创业培训和指导,三四层为创业俱乐部,为创业青年们提供交流和分享的平台。上部为主要的办公空间,提供多种创业办公模式,彼此之间渗透公园绿地和空中跑道,打造健康工作模式。

生活中心2区地面四层主要由餐饮聚会、艺术文化、运动类社团构成,各个社团空间相互渗透,上部为公寓居住空间,居住部分公共空间为居住环境提供更多分享机会。中层空中花园分割上下空间,打造生态公园的同时,提供更美好的居住环境。

生活中心1区地面主要由次元游戏社团和宠物社团组成,上部为朋友共享型居住空间。中部立体公园延申到中央绿轴,形成连续渗透的开放公园。在整个社区的屋顶局部架太阳能板,打造高效节能的绿色节能体系。

综合中心外部空间特点为尺度怡人,多层的错落和丰富的庭院关系,同时和双子园形成对景关系。

创业中心外部空间以开放的平台,盘旋而上的垂直交通,丰富的庭院,梦想的盒子为主要特点。

生活中心外部空间以亲和的退台,丰富的生态绿化,多层次垂直建通,多元的内部空间和功能为主要特点。

综合中心

创业中心

生活中心

06

技术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五、六、七与负一层平面图

立面图

1-1剖面图

07

作品展示

08

教师寄语

许娟 鲁子良

本次设计主题为乌托邦青年微社区,让忙碌奔波于生活的青年们重建内心的快乐世界。方案基于青年的大数据分析,收集青年的爱好、目标、价值认同等数据,并转换为建筑功能要素,根据青年需求设置特定目标空间,从管理到运行实现青年参与、青年自治,让社区成为青年成长的“锚点”,共同迎接挑战,合伙实现梦想。

海子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在这告别的季节,愿你们三冬暖,愿你们春不寒,愿你们前程似锦,愿你们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努力生长,不惧骄阳……毕业快乐!!!

- END -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61032ac90e16bee6a8aac7207bc2b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