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流媒体陷两难
退订潮
当地时间5月10日盘后,迪士尼公布截至2023年4月1日的第二财季业绩。数据显示,该公司实现营收218.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Non-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口径下,经营利润为32.85亿美元,同比下滑11%;归母净利润为12.71亿美元,同比增长170.43%。
其中,流媒体业务亏损小于预期。包括Disney+在内的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部门亏损6.59亿美元,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8.503亿美元,还不到两个季度前亏损额的一半。
面对这张喜忧参半的成绩单,资本市场反应很真实。业绩公布后,迪士尼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一度下跌3.8%至97.28美元。不过,尽管订户数量有所减少,但首席执行官鲍勃·艾格对公司本季度的业绩表示满意,他将流媒体业务财务业绩的改善归功于公司为迪士尼的持续增长和成功所做的战略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据奈飞披露的最新财报显示,奈飞一季度流媒体付费用户总数达到2.325亿。这也意味着,时隔三个季度后,奈飞流媒体用户数再次超越了迪士尼。此前在2022年第二季度,迪士尼用户数达到2.21亿,实现了对奈飞的反超。
大裁员
流媒体内容的高制作成本、低广告收入是亏损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2年,迪士尼内容总投入高达1144亿美元,占据这期间公司总营收的三分之一。而自2019年Disney+推出以来,迪士尼流媒体业务已亏损超90亿美元。
艾格提到,合并后Disney+和Hulu将继续作为独立的服务提供。他还解释称,将这两项服务放在同一个应用中,是为了给公司带来更多的广告收入。去年11月下旬,迪士尼董事会解雇了首席执行官查佩克,并复职了从2005年底到2020年初执掌该公司的艾格。艾格称,公司计划削减成本55亿美元,并使其流媒体业务在2024年盈利。
为此,迪士尼不得不采取一系列降本的措施,其中包括裁员。今年2月份,迪士尼公司宣布,作为其成本削减和战略重组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将在全球裁员7000人,约占其员工总数的3%。
此前,Hulu正在缩减其北京研发中心的规模,被裁员工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Hulu北京研发中心总人数有350人,这次裁员300多人,占比达90%。此轮裁员后,整个Hulu北京团队仅剩零星负责广告、视频工作的员工,以及小部分有机会调职去美国总部的员工。
继续涨
另一方面,迪士尼已经感受到好莱坞编剧罢工的连锁反应,包括原定于下个月在亚特兰大开拍的漫威影业《刀锋战士》以及Disney+星球大战系列剧《安道尔》的制作停摆。
互联网分析师张书乐表示,迪士尼的流媒体业务本身盈利不容易,关键是后期的授权衍生变现。“迪士尼做流媒体的核心任务本就应该是扩大IP影响力。成熟的动画公司,内容本身和衍生的营收占比差不多为三七分。”
确实,从IP价值来看,全球最赚钱的10个IP中,迪士尼手里攥着5个。米老鼠和他的朋友们、星球大战、迪士尼公主、漫威电影宇宙总收入达到了3110亿美元。根据尼尔森的数据,2021年用户在流媒体上花费时间最多的前十部电影中,Disney+占到8部,榜单前三位是《夏日友晴天》《海洋奇缘》和《寻龙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