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皇帝大半生在屈辱中度过,临终前对大臣说:不要嫔妃陪葬

2022-08-05   正卫说生活

原标题:这个皇帝大半生在屈辱中度过,临终前对大臣说:不要嫔妃陪葬

对于在蒙古大营的朱祁镇来说,人生仿佛已经跌落到谷底。他现在虽然还是大明王朝的太上皇,实际上却成了俘虏。而在不久之前,他还是这个强大帝国的皇帝。富有四海,统率三军。他的父祖都是各有一番作为的帝王。先祖朱元璋开创了白手起家,开拓疆土。曾祖朱棣开拓疆土。祖父、父亲治理天下有功,被认为是一代贤君,开创了一代堪比汉代文景之治的盛世。

可到了朱祁镇这里,明朝经历了一场大败。数万精锐损失殆尽,他本人也成为阶下囚。不仅敌人看不起他,就连明朝内部,也对这个打了败仗的皇帝,没有太多的好感。

蒙古人曾想把朱祁镇当成一张王牌,用来勒索明朝。结果这个做法遭到明朝的冷淡回应,明朝的边关守将,都以各种方式推脱,假装不认识。期间的各种冷嘲热讽,人情冷暖,都是朱祁镇必须经历的。谁让他打了一场失败的战争。既然没有太大的用处,蒙古人就希望大明能把朱祁镇领回去。毕竟这个人留在这边,除了白吃饭,一点用处也没有。还得在他身边留几个人照看他。

蒙古人觉得自己亏了。可明朝那边,对于朱祁镇同样不待见,新皇帝已经登基了。现在再把朱祁镇迎回北京,只是多余。

现在的朱祁镇,除了像一个累赘外,再也没有什么用处了。不过,在经历一番漫长的谈判后,朱祁镇还是回到了北京。这时坐在皇位的,正是他的亲弟弟。

在出征以前,他把皇位暂时交给自己的弟弟,由他负责处理国家事务。当他战败以后,朝里的大臣便将他的弟弟推上皇位。兄弟相望,少了温情,多了几分复杂的凉薄。

重回故土的朱祁镇,并没有过得更好。相比较于蒙古草原的粗犷,荒凉,皇城里多了危险和杀机。他的兄弟时刻担心朱祁镇会重新夺回皇位,于是对他进行了密切的监视。他的身边没有亲人陪伴,不能跟其他人有太多密切的接触。只有自己一个人。这个名义上的太上皇,只是一个高级的囚犯罢了。

时间过得很快,七年转眼即逝。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时间。整个国家治理仍算不错,但他弟弟立下的太子却夭折了,而他的弟弟又陷入重病。也就是说,现在帝国没有继承人。于是,一帮大臣和手握大权的太监,又把他扶上皇位。

不过,刚刚当上皇帝的朱祁镇,很快又犯下了一个重大的错误。他不仅废除了自己的弟弟,还杀掉了一个大忠臣于谦。当年朱祁镇战败后,正是于谦站出来帮他收拾下这个烂摊子。也是因为于谦主张拥立新皇帝,才招来后来的杀身之祸。这个半生不幸受辱,争议无数的帝王,在重新当上皇帝的第七个年头里,终于走到了终点。

在临终前的时候,他给大臣留下一道遗言,不要让宫女嫔妃们陪葬,让她们好好活下去,并且后世也要遵从这样的法则。后来的明朝帝王,也都废除了让嫔妃宫女陪葬的陋习。帝王的陪葬,永远充满了不幸。朱祁镇的做法,也是一种最基本的善良。只是这种善良,常常在经历人生的复杂后,心肠变硬了,也将它抛在脑后了。而幸运的是,这种善良,在接下来的明朝历史中,得以被延续下来。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