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集中带量采购未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保持全国较低水平

2023-11-18     兰州日报

原标题:甘肃省集中带量采购未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保持全国较低水平

在11月17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我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成效”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以来,我省先后完成1413个药品、22大类医用耗材1110个未中选产品价格联动,平均降幅27.62%、83.05%,使我省集中带量采购未中选产品价格始终保持全国较低水平,成为中选产品的有益补充,满足了临床多样化需求,带量采购产品价格体系更趋公平合理。

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医药采购处处长马永恒介绍,我省自2019年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来,按照非中选与中选价格趋同原则,积极开展未中选产品价格联动和挂撤网工作,及时消除未中选产品“价格高地”。一是科学设计联动规则。未中选药品中,原研、参比制剂联动至全国最低价,其他药品按同质量层次不高于中选价1.5倍或降幅50%的标准挂网;非中选医用耗材按不高于最高中选价和全国最低价两者的低值联动挂网;其他省份出现新低次月须主动申请价格联动;未达到以上要求的不予挂网,已挂网的撤销挂网。二是合理引导医院采购。非中选药品按价格高低分类管理,不高于中选价的纳入价格适宜子目录,高于中选价的纳入高价子目录。医院在完成约定采购量的基础上,采购价格适宜非中选药品不影响医保结余留用;高价非中选药品采购量不得高于同品种总采购量的30%并纳入常态化监测预警。三是激励动员企业降价。对价格适宜非中选药品和价格联动后的医用耗材,享受次月底前回款政策,激励企业主动降价挂网。同时,对未中选产品按月开展常态化申报挂网,同时通过召开企业培训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大政策宣传,动员企业主动降价挂网。

省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肖彬表示,通过五年来的集采工作实践,“四方共赢”的效果逐渐显现。一是个人受益。个人医药费用负担随着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后价格下降而明显减轻。二是医保受益。集采降价减少了医保基金支出。三是医疗受益。集采工作中的医保基金预付政策和结余留用激励政策都能让医疗机构直接受益,同时集采降价对医疗机构药(耗)占比指标考核和管理更加有利。四是医药受益。集采挤压的是虚高的药品价格水分。集采将生产企业从“带金销售”的无序竞争中解放出来,企业竞争的重点转移到提升质量、促进研发上来。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

编辑丨马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4bc9e6b8122081031939a84311a39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