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周期缩短一半!多方帮扶成就这家民营造船企业大发展

2023-11-25     南国早报

原标题:造船周期缩短一半!多方帮扶成就这家民营造船企业大发展

造船周期缩短一半!多方帮扶成就这家民营造船企业大发展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巫碧燕

2023年10月中旬,在柳江、融江、龙江交汇处的广西柳城县恒生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生船厂)码头,一艘载货量2100吨的崭新散货船,伴着响亮的鞭炮声,缓缓入水,标志新船正式交付。这艘船自开工到交船拿证仅用了8个半月,造船周期缩短了近一半。

这得益于恒生船厂近年在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下,提升了造船技术,提高了办证效率,驶入了发展快车道,一跃成为柳州当前首屈一指的造船企业。

恒生船厂创立于2003年,地处柳江、融江、龙江三江交汇处的柳城县凤山镇。受访者供图

政府帮扶玉汝于成

恒生船厂创立于2003年,地处柳江、融江、龙江三江交汇处的柳城县凤山镇,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有大小船台11座,持有二级三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生产证书。过去,由于造船技术工艺落后,质量不稳定,建造一艘两千吨级的船舶需14个月,制约着船厂的发展。

2022年5月,柳城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中小企业融资、工信企业帮扶等渠道,帮助恒生船厂开展技改。船厂不但增加了钢板自动刨边机、等离子自动切割机、自动焊机等一批设备,还外派员工学习,提升了企业内部管理及工人的业务操作水平。

记者了解到,2022年,镇政府还帮助船厂协调用地审批手续,落实了60亩的新厂区,为船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恒生船厂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有大小船台11座。受访者供图

船检中心前置工作

“过去,由于对新政不了解,自检水平不足,导致新船无法过检,频频返工,最长的耽误几个月。”恒生船厂执行董事陈仁生向记者回忆道。

从2021年起,柳州船舶检验中心“手把手”帮扶造船企业促进技术升级。开工时就在车间里组织多方会议,把大大小小的事项,都确定下来,把需要注意的国家新标准都一一交代好。

柳州船舶检验中心高级工程师(左二白衣者)现场指导。

检验中心还按照“一检二帮三把关”的指导思想,科学灵活安排检验船舶项目及时间,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远程视频检验,指导提升厂内自检水平和效率,极大地减少了因质量原因返工的频率,大大缩短了造船周期。

“效果显而易见。”陈仁生说,2023年,船厂重大项目零返工,得益于柳州船舶检验中心扎实的前置服务。

船检中心将工作前置,在恒生船厂的车间里开起了协调会。

海事窗口前移一线

大家常常能在恒生船厂里见到一些忙碌的白色身影。原来,他们是把办证大厅“搬到”船舶生产一线的柳州海事局“V蓝政务”小分队。

“‘V蓝政务’小分队全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在吨位丈量复核、船舶所有权及识别号申报等环节,都提供一对一现场指导。”恒生船厂质检部部长莫荣对此感受颇深。

“举个例子,过去,我们需要先获得试航证书,才能申请试航手续,需要14天以上。现在,海事部门在我们申请试航证书期间,就做好了所有试航的准备工作,包括发布试航通告、清理试航水域等,7天即可办结。”莫荣说,海事部门还派出安检员对新建完工交付的船舶开展试航安全评估和航前检查,确保了船厂新建船舶“完工即得证”和“交付即可营运”。

柳州海事局、柳州船舶检验中心、柳州市交通运输局在恒生船厂现场联合办公。柳州市交通运输局在恒生船厂的厂区建设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受访者供图

技术“外援”如虎添翼

近两年,恒生船厂与柳州市鱼峰区蔚蓝科技推广服务工作室签订培训协议,后者定期派出经验丰富的船舶工程高级工程师,到恒生船厂传道解惑,为船厂制定施工方案、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建立“一船一档”,令恒生船厂再上台阶。

“2023年,我们的造船周期提升了近1倍。2100吨货船从开工到交船拿证的周期,由原先的14个月缩短至8个半月,19米小车客渡船的周期,由原先的6个月缩短至3个月交船发证。”陈仁生对记者说。

恒生船厂总经理梁策是在造船行业打拼十多年的“老将”,现在,有了各方的支持,他依旧干劲十足:“我们还要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建设分段分片车间、大合拢船台,建造纯LNG新能源动力货船,纯电池动力新能源游艇、游轮,力争做柳州造船、修船领域的排头兵!”

梁策充满信心地说:“现在,已有船运企业与我们达成建造新能源船意向。相信在柳城县人民政府、柳州海事局、柳州船检中心、柳州工信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清洁能源船舶、新型智能船舶很快就会在恒生诞生。”

编辑:张若凡 梁冰欣

校对:黄少华

责编:唐海波

审核:胡志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4b30260dcfeb5d07476e7aa678fe0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