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与尤文图特的比赛一直胶着激烈,双方始终难分高下,直至比赛最后3分钟,中国男篮突然状态大跌,让对手借助反击迅速拉开比分差距。最后一分钟时,他们落后7分,虽然全队未放弃,胡明轩、廖三宁和王岚嵚的表现帮助他们将分差减小到5分,但最终还是以65比70输掉了这场热身赛。
从正面角度看,尤文图特作为一支欧洲传统劲旅,拥有两名美国外援和中锋托米奇,中国男篮在缺少主力球员的情况下限制对手得分在70分以下,显示出防守端的成功。
另外,中国男篮的后卫表现十分抢眼。胡明轩取得12分11助攻,廖三宁贡献16分,王岚嵚得到8分,成为全队得分最高的几位球员。这几名后卫敢于进攻,勇于对抗,且速度很快。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存在的不足之处。队伍在整个夏季是否有针对性的训练?尽管防守效果明显,球员表现出色,但我们的战术提升在哪里?全场仅有14次助攻,三分命中率21.7%,罚球命中率也只有61.5%,这些数据都显示出改进的空间。
同时,为何球队的内线球员发挥不佳?明显并非实力原因,杨瀚森、余嘉豪和胡金秋在对手内线拥有身高优势,应该更好地发挥作用。问题实际上在于,中国男篮整体战术意识和球员的视野和智商不足。这两者紧密相关,唯有具备良好的球商和视野,球队才能高效执行战术,否则所有努力将付诸东流。
总的来说,中国男篮在配合方面多有欠缺,过度依赖个人能力单打独斗。球队需要更聪明的球员,而非仅仅勇敢的球员。在下一场比赛中,希望看到后卫与中锋如何合作、射手如何移动以及攻守转换的果断与有序。正确的方向至关重要,只有找准路线再去解决问题,才可持续提升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