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秘密,都藏在歌里了?

2023-07-28   毒舌一姐

原标题:娱乐圈的秘密,都藏在歌里了?

出大事啦!没有星标,以后有可能就看不到舌姐了…为了能长长久久携手吃瓜,辛苦大家点点星标

你以为刀郎封刀了,实际上人家是在磨刀!

天空一声巨响,沉寂已久的刀郎闪亮登场,随之而来的还有他的新作品《罗刹海市》。

先给大家科普下。

这首歌的歌词源于蒲松龄笔下的《聊斋志异》,里面有讲到一个叫马骥的高富帅,阴差阳错来到了一个叫罗刹国的糊涂地方。

这地方颠倒黑白、以丑为美,把样貌看作一切的评判标准。于是吊诡的事就来了,罗刹国有名望的人各有各的丑,而像马骥这样的白面书生却根本吃不开。

本来嘛,一首歌而已,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然而好奇宝宝们一瞧歌词发现,《罗刹海市》大有文章,“未曾开言先转腚”,这难道不是在内涵《中国好X音》里的导师转身镜头?

譬如那英

再联系上下文,“十里花场有浑名,她两耳傍肩三孔鼻……每一日蹲窝里把蛋来卧,老粉嘴多半辈儿以为自己是只鸡。”

网友:破案了,说的就是那·傻大姐·英!

???

更离谱的还在后面,网友接着把“红苗翅那个黑画皮”解读成汪峰,“绿绣鸡冠金镶蹄”理解成杨坤,至于“公公好威名”,那必然是指晓松了。

更多解读,请看下表

虽然并没有确切的说法,但网友却仿佛破解了摩斯密码般,开始在那英、汪峰他们的评论区上下撺掇。

一场属于刀郎粉丝的狂欢开始了…

没有大咖站台,也没有流量加持,刀郎的这首歌很快就冲上了各大音乐榜单之首,不管是点赞量还是评论量都高的吓人。

红是挺红的,就是有些莫名其妙。如果真如网友猜测的那样,刀郎写的这首歌是用来讽刺那英之流的,那原因是什么啊?

这还得从刀哥爆火那年说起。

2004年,刀郎带着《2002年的第一场雪》来了。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犹豫,他就这样爆火,在这个齁冷齁冷的冬天。

抛个数据给大家。

这张专辑当年光正版就卖了270多万张,是刘德华同期作品销量的9倍,即便是周董的《七里香》,销量也比《2002年的第一场雪》少70多万

此后,刀郎又相继推出《披着羊皮的狼》《冲动的惩罚》《情人》等单曲,热度还是持续飙升。

能想象嘛,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砸,写出来的歌居然能红到发廊和洗脚城争相传唱。反观那些主流音乐呢?名气就小多了。

第一个站出来表示不服的是汪峰,他说刀郎走红是乐坛的悲哀

据说杨坤也跟了一句,“刀郎做的那是音乐吗?”

事后杨坤表示,这锅他不背。

至于高晓松,虽然他把刀郎专辑扔没扔垃圾筒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这哥们自始至终都傲气逼人,是不会向通俗音乐屈服的。

时间很快来到了2010年。

这一年,光线音乐风云榜要评选“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歌手”,那英当时是评委,她非常反对刀郎入选,因为她认为刀郎的歌不具备审美标准,没资格上榜

U1s1,这话说的确实挺没情商的。

刀郎的歌有没有审美价值不是你那英说了算的,是要听众拍板的,否则为什么要叫听众“衣食父母”呢?

好在刀郎并没往心里去,媒体曾经问他对那英说听刀郎的歌的人都是农民这事的看法。

人家大手一挥,主打的就是一个不传谣不信谣!

他坚信,所有的东西最终都会被遗忘,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所以你会发现,刀郎刚成名那段时间会有很多“小刀郎”跑出来浑水摸鱼。有拿他的名义出来招摇撞骗的,还有蹭他的热度赚黑心钱的。

人家就一句——那不是我,也不会是我!

难怪刀郎会成为50后王健林的最爱。

本山大叔也常拿他当段子素材。

敢情光格局就比一般人大啊!

同样有着大格局的,还有同为音乐人的港台明星,例如谭咏麟,他不在乎刀郎是草根出身,执意要翻唱刀郎的歌,这才有了后来的《披着羊皮的狼》。

罗大佑一听刀郎的歌就知道,这小子天生就是唱歌的,“他可以把唱歌唱得跟讲话一样,但是旋律还在那边。”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同样都是做音乐的,面对刀郎,内地的那英、汪峰就觉得他不具有审美价值,港台圈的人却认为他大有可为呢?

刀郎,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其实啊,这事儿说也不怨。港台圈比内地先发展一步,他们自然更能接受多元文化的冲击。而那英之辈久居高处,用传统眼光看人也在常理之中。

只是时移世易,如今的内地要阳春白雪有阳春白雪,要下里巴人有下里巴人,没有绝对的权威,只要够好听就都有机会成为神曲,雅俗共赏已成为共识。

所以别“围剿”那英了,也别搞什么“反霸凌之战”了,这事儿本就是个时间问题,站在现在指责过去,忒不讲究了不是?

还是那句话:给时间时间,让过去过去……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毒舌一姐

更多娱乐新鲜事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