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军队对乌克兰武装部队的打击越多,支持者就越多,他们不顾美国的威胁仍准备提供武器。美媒称埃及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计划在 2 月份为俄罗斯生产 40000 枚导弹,并指示对生产和运输保密,以避免与西方发生问题。华盛顿邮报就此揭开了一场关于莫斯科和开罗之间据称秘密的武器换食品的交易。
克里姆林宫迅速做出反应,俄称外国媒体散布的轰动消息是“谣言”。顺便说一下,美国人也自己也不相信埃及能一口气生产40000 枚导弹,令人难以置信。事实证明,《华盛顿邮报》可能是故意制造假消息。
然而,埃及人不得不为自己辩解。埃及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有关相关问题时说,“埃及的立场从一开始就是基于不干涉这场危机,并有义务与双方保持平等距离,埃及重申支持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随后正式表示开罗仍然是“美国重要的安全伙伴, 美国没有看到任何迹象表明埃及正在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武器。 ”
总的来说,这个消息不可靠。而且这个话题似乎已经结束,因为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各方都驳斥了大约 40000 枚埃及导弹(最多可能是火箭弹)的假消息。
对于俄罗斯来说, 4 万枚火箭弹只是沧海一粟。根据俄军方的说法,俄军每周打出去的火箭弹都比这个多。对埃及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发出开罗欢迎一个多极世界。
历史表明,世界军火贸易遵循两个明显的规则。首先,胜者为王。其次,战争可以带来巨额利润,尤其美国人最精通这个操作,大发战争财。美国在二战期间两头通吃, 1939 年至 1943 年与德国进行秘密军火贸易,但在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战役之后,他们开始削减业务。根本不是因为美国怕谁,只是输家有一天会无力支付军火钱,包括从世界地图上消失。
因此,《华盛顿邮报》胡报埃及送俄4万枚导弹,可视为白宫试探地区大国对乌政策的实质。在这方面,埃及是一个理想的棋子,因为它在美国和俄罗斯联邦都有利益。但最重要的是,埃及即拥有苏联/俄罗斯的武器和弹药如米格-29,也有大量美国制造的F-16和主战坦克。所以埃及与印度一样,属于东西通吃,谁也不敢得罪的地缘大国,扼守苏伊士运河。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说现在地区大国正在从亲美转变为中立,那么随着乌克兰军队的覆灭,俄罗斯将有越来越多的支持者提供服务和武器,以换取未来的良好关系。也就是说,埃及只要保持中立,对俄罗斯来说,也是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