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金超44亿元,如今毛利率只剩2.2%,《中国好声音》运营商再闯港股

2022-05-19     话娱

原标题:吸金超44亿元,如今毛利率只剩2.2%,《中国好声音》运营商再闯港股

近日,《中国好声音》背后的星空华文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其在招股书中表示,按2020年收入计,星空华文是中国最大的综艺节目IP创造商及运营商,市场份额为 2.0%。

2012年,星空华文推出中国最受欢迎的歌唱比赛节目之一《中国好声音》,该节目创下中国季播持续时间最长的综艺节目的记录;创造及运营了《蒙面唱将猜猜猜》、 《中国好歌曲》等综艺IP,并与优酷共同制作了网络舞蹈比赛节目《这!就是街舞》。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星空华文的音乐库有8522个IP,包括在明星歌唱类节目创作期间制作的3546个现场音乐录音、为签约艺人制作的3016首歌曲以及1,960首歌词及音乐作品。

此外,星空华文还拥有并运营庞大的中国电影IP库。包括757部过去几十年在香港制作的广受欢迎的中国电影,如《猛龙过江》、 《精武门》、《倩女幽魂》、《胭脂扣》等,并且在2020年10月,星空华文的剧集《阅读课》拍摄杀青,这是其首次 制作剧集。

星空华文自称为中国文娱相关IP行业的市场领导者,但其资本之路,却显得比较坎坷。

01

三次IPO被否,曾估值200亿

资料显示,星空华文成立于2021年3月,前身是被大名鼎鼎的灿星文化。2021年8月,灿星文化与星空华文传媒电影完成重组,改名为星空华文,并在2021年11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但之后失效。

2012年,灿星文化通过复刻荷兰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打造了《中国好声音》,节目第一季在浙江卫视播出后,立刻成为当年的现象级综艺。

多年以来,该节目不仅捧红了吉克隽逸、张碧晨、吴莫愁等一大批素人歌手以及让众多明星再度翻红,也让背后的制作公司灿星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独角兽。

天眼查显示,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灿星文化就融资18.5亿元,其中还不包括灿星文化的创始股东转让老股套现的2.15亿元。在2018年的融资中,灿星文化的估值已经高达170亿元。该年的老股转让中,灿星的估值更是高达208亿元。

在《中国好声音》大火的那几年里,灿星文化曾多次冲击“综艺第一股”。

2014年,趁着《中国好声音》的火热势头,灿星文化董事长田明提出分拆上市方案,灿星文化跟随母公司星空传媒赴港上市,其兄弟公司梦响强音则在A股上市。后来由于星空传媒股权架构大调整,赴港上市计划被迫暂停。

灿星文化并未就此放弃,将目光转向A股。2018年7月,灿星文化获得阿里巴巴等资方的3.6亿元战略投资。彼时又有新闻报道称,灿星正在IPO途中。

据悉,2018年、2020年,灿星文化先后两次提交招股书,2020年5月,灿星文化拟登陆创业板,募资金额为15亿元,但均以失败告终(在此期间,煜盛文化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了综艺节目第一股)。

02

巨额商誉成包袱

灿星文化两度折戟A股的原因,可能与当年高价收购梦响强音有关。2016年3月,灿星文化以20.8亿元的高价收购了梦响强音的全部股权,带来了19.7亿元的商誉。

2021年2月,深交所否决灿星文化的IPO申请,给出的意见为:公司股权架构设计复杂,认定实际控制人的理由不充分、披露不完整;2016年灿星文化收购梦响强音,形成商誉金额为19.68亿元,2016年计提减值损失3.47亿元,上述会计处理未能准确反映发行人当时的实际情况。

现在来看,收购梦响强音并不是一桩很好的生意。2021年星空华文音乐IP运营及授权业务产生收入1.2亿元,自身吸金能力不强。

此外,收购梦响强音产生的商誉更是拖累到灿星文化的业绩。

2020年,星空华文亏损0.28亿元,2021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至3.52亿元,前者主要因2016年3月收购梦响强音梦响强音在2020年录得商誉减值3.87亿元,后者主要是由于综艺节目IP运营及授权产生的收入减少以及商誉减值。

星空华文在招股书中多次提到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综艺节目IP创造商及运营商,但不得不正视的是,公司近年来综艺节目IP运营及授权带来的收入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2019年~2021年,综艺创造的营收分别为13.41亿元、10.09亿元、8.80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比重为74.2%、69.9%和78%,毛利率分别为39%、37.7%和24.3%。

而对于2020年、2021年收入下降的原因,《中国好声音》这一王牌综艺的吸金能力趋弱是关键。

03

《中国好声音》毛利仅剩2.2%

2015年至2021年,《中国好声音》系列累计为其吸金超44亿元。但在2015年,《中国好声音》能吸金11.4亿元,而2019年-2021年三年合计创造的收入还没有2015年多。

近三年间,《中国好声音》给星空华文创造的收入从2019年的4.905亿元下降至2020年的3.245亿元,再降至2021年的2.52亿元;毛利率也从2019年的46.6%降至2020年的16.8%,再降至2021年的2.2%。

目前,吸金能力不断下滑的《中国好声音》依然是星空华文旗下最赚钱的综艺,其次是《这!就是街舞》。

2019年~2021年,《这!就是街舞》系列分别贡献了1.84亿元、2.11亿元、2.39亿元收入,毛利率分别为20.8%、27.6%、34.9%。

《这!就是街舞》等成为热门综艺并持续创高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此前灿星文化对单一节目系列依赖较大的情况。但整体而言,如今的星空华文无一能挑大梁的节目。

如今,《中国好声音》已经播到第十季,《蒙面唱将猜猜猜》拍了五季,《这!就是街舞》已走过了四季。考虑到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新综艺,这些节目能够拥有“庞大而忠诚的观众群,深受热门IP吸引”,还得打上一个问号。

星空华文收入下滑的背后是综艺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台播综艺收视、广告双下滑;网综毛利明显过低。

想来,作为中国目前综艺内容生产能力最强的公司,灿星文化尚且感受到如此大的压力,其他中小综艺内容公司的生存状况更不乐观。

有业内人士透露,今年很多综艺项目都处于停滞状态,新开的S级的综艺都少。而且综艺不像剧集,更多的是依赖招商广告盈利,现在各大公司都采取’降本增效’,制作环节都在压缩成本。

《这!就是街舞》的导演陆伟近日在接受“骨朵”的采访中透露,受上海疫情影响,灿星上海本部封闭,正在播出的《了不起!舞社》录制受限。

按照规划,4月底《了不起!舞社》就应该只剩下最后一场总决赛录制,但现实情况是,节目录完第一次公开演出后就停了。

疫情防控除了让节目录制受限,一定程度上也让综艺内容人在逐渐丧失对内容的掌控力。

过去品牌的主要诉求是节目本身气质、理念与品牌价值观是否契合,节目冠名是为了扩大观众对品牌的认知,而现在品牌都有带货需求。这可能导致节目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平衡失调。

陆伟提到,疫情也增加了招商的难度。只有在招到商后才能确定节目最终落定,一旦招不到商,筹备了大半年甚至一年的项目突然间消失也非常有可能。“整个市场的蛋糕变小了,以前吃一口就能吃到蛋糕,现在估计需要吃十口才能咬到,但只要能吃到,大家就还能活着。”

作者/ 湖南猪血丸子

责编/ 如谦

(END)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3580bbad4647f6db60375128edf7b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