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没有以前那般辛苦,所以进入老年生活后,仍然活得快乐、健康。不过,现在的老人和过去有些不同,他们比较希望有儿女能陪在身边。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长大后或者成家后,就离开了家,寻找自己的幸福,老人只有留在家里,守着孩子小时候的那个家。
而有些年轻人也有心意让老人跟着自己一起住,不过让老人离开老家,去到大城市里住。但是,一些老人觉得大城市的生活跟农村的生活相比,区别太大了,生怕自己在大城市里走丢,而且也认为,住在高层楼房,上上下下坐着电梯,非常不自由。还是自己的院子宽敞,想去哪就去哪,而且生活了大半辈子,邻里乡居都熟悉了,要是去到了大城市,认识不到几个人,这样连说话的人都难找,加上孩子们也有自己的事要做,所以更不想在大城市里住了。
不过,也有一些老人适应能力特别强,不管在乡村还是大城市,都能接受改变。而且还很热情地帮忙子女带好孩子,让子女放心工作。
当然,也有一些子女并不希望与老人一起生活,觉得老人动作不利索,而且生活习惯也不同,担心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矛盾,所以不愿意让老人跟着自己生活。老人就只能自己生活了。
不同的老人所受到子女的待遇不同,那么哪些老人会受儿女争着养呢?来看看你是其中一个吗?
1、不控制孩子生活
孩子有自己的空间,所以当孩子长大之后,有了自己的生活了,就不应该干涉孩子的生活,比如孩子要进行什么活动的,或者搞什么事业的,又或者发展什么项目的,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事,由他们自己来做了。父母这时候所做的就是,只要孩子做得对的,就全力支持他们,并且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这些事。
2、对孩子尊重
在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要讲究互相尊重的。父母不能因为自己的辈分高,就让孩子什么都听自己的,如果是这样,孩子就不想和父母说话,也不敢发表自己的主见,那么两人之间就容易产生隔阂,久了,就会有厌恶,憎恶之情。
3、能养活自己
一些老人不用依靠子女给钱,也有自己的生活来源,比如有退休金,或者做点什幺小生意的,会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那么就不会伸手问子女要钱,也不掺和到子女的家庭中,活得很自由,轻松。
老人不向子女要钱,也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矛盾,这也让老人得到了充分尊重。
4、不偏心任何一个子女
父母对于孩子的养育是持一碗水端平的心态,不偏于任何一方,这也促进了子女关系的友好,并且让子女会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义务。
如果父母总是偏于某个子女,那么对于其他子女来说,心里是不好受的,并且会对父母产生埋怨之情,也就会不想照顾父母了。
通过上述的几点的分析,大家也应该了解到老人各自生活的情况为何不同了,其实年轻时对待子女的态度也在年老时得到了验证。如果自己希望年老时能有子女相伴,子孙围绕,那么对子女好是肯定的,同时也要努力打拼,让年老时也有能力养活自己,这样会更受子女尊敬。
做人要心存感恩,因为人终有一老,只是迟早的事,对老人好,相信自己步入老年时也能受到这样的待遇。当然,子女也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老人不要把赡养义务强行加给孩子,互相之间多点理解,那么家庭会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