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自主车企垄断前四强,市场份额首次突破60%

2023-11-09   汽车公社

虽然,近日有特斯拉Model Y即将涨价的消息传出,但实际上优惠力度不断加码才是目前汽车市场的常态。

的确,随着时间进入完成全年目标的关键期,10月国内车企们积极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又有中秋国庆超长假期的加持,使得各地经销商的进店客流明显增加,订单和成交量也不断攀升。

乘联会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国产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203.3万辆,在对比基数较低的优势上实现10.2%的增长。这也是我国汽车销量同期历史上第3次超过200万辆,仅次于2017年的224.9万辆和2016年的218.8万辆,后两者均是受到购置税优惠政策即将退出的影响。

不过,正是由于近期终端市场促销政策接连不断,导致车价波动较大,还有“双十一”购车活动也没有全面开启,使得部分消费者存在观望情绪,尤其进入下旬后终端市场人气较淡,因此环比来看,10月市场的表现只略高于今年9月的201.8万辆相当,并没有呈现强势增长的状态。

在接连两个月冲上200万辆之后,今年前10个月国内车市的零售总销量达到1726.7万辆,同比增幅也继续扩大至3.2%。

批发方面,10月国内狭义销量再创同期历史新高,达到244.5万辆,在同期对比数据较低的基础上增长11.3%。

这一表现的背后,是依靠特斯拉、奇瑞、上汽乘用车、比亚迪等合资和自主车企在海外市场的纷纷发力。其中10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已攀升至39.1万辆,再度刷新我国乘用车出口的单月纪录,这也使得前10月累计达到307.0万辆,同比增长66%。

只是,由于国内部分经销商为缓解库存压力减少进货,导致10月批发销量环比反而下跌0.3%。

幸而,在新能源和出口的共同拉升下,今年前10个月的批发总销量也同比增长7.2%至2027.1万辆。

自主垄断车企前四强

10月国产狭义乘用车零售与批发销量能双双超过200万辆,仍主要是得益于自主阵营的拉动。

数据显示,10月自主品牌零售销量为113万辆,同比增长20%,在整体市场中的份额创下55.6%的新高,同比增加4.0个百分点。同时,自主在批发销量中的份额更是首次突破60%达到60.1%,同比增加6.4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随着旗下低价车型海鸥、秦、元和宋PLUS等车型销量的不断走高,再加上海外市场的扩张,出口销量增加至3.1万辆,10月比亚迪的批发销量突破30万辆大关,成为我国汽车历史上第一家单月跨过该门槛的车企。

在连续10个月的高歌猛进之后,今年比亚迪乘用车的批发总销量已冲高至237.1万辆,这意味着只要接下来两个月销量之和达到63万辆左右,其就能达成全年300万辆的目标。届时,这又将成为自主车企乃至中国汽车市场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实际上,不仅仅是比亚迪,10月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和长安汽车也纷纷有了新的突破。

比如,在零售榜单中,自主车企没能斩获亚军头衔,但凭借着15.2万辆的历史最好成绩,吉利汽车位列第3,与一汽-大众之间的差距只有0.2万辆。

在批发市场中,依靠出口的助力,10月奇瑞、吉利和长安均收获自身的新高,三者的销量分别达到19.2万辆、18.1万辆和16.7万辆,都遥遥领先于作为合资老大的一汽-大众。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前10个月仅奇瑞品牌的销量就达到105.0万辆,这是其年销量首次超过百万辆。

除了上述最头部的领军者外,10月长城汽车、上汽乘用车和上汽通用五菱也有不俗的表现,因此自主阵营在零售与批发销量十强中的席位,分别占据6席和7席。

与之相对应的是,合资车企的席位愈来愈少,排名也越发靠后,比如一汽-大众虽在零售榜单中取得亚军头衔,但批发榜单却只排名第5,而上汽通用更是在两个榜单中都仅位列第9。

SUV零售总量首次超过轿车

再从细分市场来看,在连续的高速狂奔之后,随着对比基数的不断增高,今年6月以来新能源市场的同比增幅已明显收窄,不过与持续走跌的燃油车相比,其依旧是整体车市增长最重要的动力。

10月,新能源的零售与批发销量双双再次创下新高,前者同比增长37.5%至76.7万辆,在市场中的渗透率为37.8%,较去年同期30.2%的增加7.6个百分点;后者则同比增长30.1%至88.3万辆,渗透率为36.2%,同比增加6.3个百分点,两者的渗透率也再次刷新最高纪录。

尽管,目前具体的车型销量还没未出炉,但根据乘联会的统计,10月共有25款车型批发销量超过2万辆,其中10款来自新能源市场,并且销量前五都是新能源车型,依次分别是比亚迪宋 63,965辆、特斯拉Model Y 47,164辆、比亚迪海鸥 43,350辆、比亚迪秦 42,767辆和比亚迪元 41,449辆,而燃油车的前两名日产轩逸和大众朗逸则分别为38,927辆和38,778辆,均不足4万辆。

从新能源的两大细分领域纯电和插混(含增程式)而言,由于对比基数较高,纯电的零售与批发同比增幅都低于新能源市场,分别为24.1%和14.4%,而插混市场则在比亚迪、理想和吉利等车企共同推动,尤其是以理想和长安深蓝为代表的增程式车型的大力支撑下,同比增幅继续保持70%以上。

在连续的大幅增长之后,今年前10个月纯电的零售和批发销量分别达到399.6万辆和471.4万辆,插混则分别增加至195.8万辆和208.6万辆。

由此可见,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中,纯电和插混的销量已几乎达成2:1的比例,而在加上出口之后,纯电的占比明显高于插混。不过,根据10月的最新数据,两者在批发中的占比也正逐渐向2:1靠近。

而从以车身形式区分的传统三大细分领域来看,在连续多个月的下跌之后,10月轿车在零售和批发市场的同比终于转正,分别增长1.7%和1.5%,但可惜的是这微小的增幅并没有改变其累计零售销量被SUV超越的局面。

众所周知,依托出口,近年来SUV的批发总销量曾数次超过轿车,不过由于大量国内消费者还是更偏爱轿车,其零售一直略低于后者,即便是在SUV处于巅峰时期的2017年和2018年也是如此。

然而,随着10月SUV的零售销量再次达到100万辆以上,今年前10个月SUV的总销量已增加至821.2万辆,超过轿车的814.8万辆。这是近年来SUV的累计零售销量首次实现反超,并且参考今年6月以来SUV的单月销量一直略高于轿车的情况,今年全年SUV大概率也将处于领先地位。

至于MPV市场,在去年跌破百万辆之后,在丰田赛那、丰田格瑞维亚、腾势D9和极氪009等高端产品的推动下,前10个月的零售与批发累计销量均已达到90万辆出头,这表示今年该细分领域的年销量肯定能回到100万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