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面向全市组织开展了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有奖知识竞赛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广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踊跃参与,推动形成了比学赶超的的良好局面。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基层联络站通过不同形式和渠道表达了希望以此次知识竞赛为契机,通过对题目的详细分析解读,达到以赛促学、以学促用的目的。
鉴于此,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对竞赛涉及的100道题目进行逐题解析。由于水平有限,解析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同时欢迎大家围绕竞赛题目撰写解析说明,我们将择优采用。
第二十六题:
国家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应当( )、公平、公开,以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
A .公正
B.规范
C.透明
D.稳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
国家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应当规范、公平、公开,以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
财政转移支付包括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以为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
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立专项转移支付,用于办理特定事项。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支付。
上级政府在安排专项转移支付时,不得要求下级政府承担配套资金。但是,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应当由上下级政府共同承担的事项除外。
1994年,我国实施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相应建立了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2014年修改的预算法规定,财政转移支付应当规范、公平、公开,以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落实预算法要求,我国转移支付体系随着政策变化不断拓展和调整,逐步构建起“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的框架,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以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为目的,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专项转移支付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设立,用于办理特定事项。2019年,中央财政整合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主要用于履行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基本民生领域的中央财政支出责任,为与预算法规定衔接,编制预算时暂列入一般性转移支付。目前,总体上形成了以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为依据,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有效组合、协调配合、结构合理的转移支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