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故事盲盒,我们想多请一些人喝咖啡

2020-06-23   刺猬公社

原标题:这一期故事盲盒,我们想多请一些人喝咖啡

我们这次,多开几个盲盒。

【故事盲盒】走到第三期,前两期的反响都超出我们意料,也一直有小伙伴很主动地来问:我也有故事想讲,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适合我的主题?

所以馆长决定这次一次开两个盲盒,毕竟盲盒玩家,都是一次开好几个才过瘾。

如果你正好是我们想要找的人,记得来喝这一杯呀。

我是一个没有结婚生育的姐姐

前段时间网上的大热点之一,就是“杨丽萍没有结婚生育被网友嘲笑”。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站在了杨丽萍这边:女性生育自主自由,何况人家是成就卓越的艺术家,如何能被陈腐的价值观捆绑?

但生活毕竟不像网络舆论一样解气,真正能够有勇气并下定决心不婚不育的女性在生活中仍然是少数,而且所需要面对的压力,可能也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做自己”就能应付的。

如果你正好是一位有一些阅历,没有结婚生育,并且下定决心以后也不会结婚生育的姐姐,那么我们很想和你喝一杯。

我们也很愿意听一听,一个女性在传统主流的社会观点中逆向行走,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我是你们说的小镇做题家,那又怎么样?

或许你也发现了,“小镇做题家”的标签已经随处可见。

如果你恰好就是这样一个“小镇做题家”,可能在看到这个标签的一瞬间就心有戚戚。

“小镇做题家”语出豆瓣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指代一些来自小城市的“学霸”,通过高考考入名校,进入大城市,却发现自己在各个层面上的困难:英语口语,第一次坐地铁,城市的高消费,生活经历的匮乏……

每年临近高考,“高考到底能不能改变命运/实现阶层跨越”的话题都有正反方各执一词。毕竟,在这个全民话题上,有太多人有自己的故事要讲。

这次,我们想找的是一个已经和自我和解的“小镇做题家”。如果你觉得自己是这样一个“小镇做题家”,并且已经和自己的所有经历——无论好经历还是坏经历,都能够和平共处。那么,来和我们喝一杯吧。

给新朋友介绍一下我们

我们身在城市之中,每天和许多人短暂地擦肩而过。但每个人身上属于自己的故事,都很漫长。

Epoch故事小馆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随机地寻找一个陌生人,和ta在一杯咖啡的时间里,聊聊ta或公开或隐秘的故事,然后把故事记录下来,会不会就能像拼图一样,拼出现代人生活的全貌?

作为倾听与记录者的我们,则有开盲盒的惊喜——我们其实也不知道,等待我们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又总是欲罢不能地想要倾听更多。

所以我们把这个计划命名为【故事盲盒】

这是我们【故事盲盒】的第三期征集,前两期征集里,我们见证了一些年轻人的生活动迁轨迹——既有职业发展上的,也有私人感情上的:

我们惊叹每个人的故事原来都可以如此精彩,我们也为能够和陌生人坦诚地交流而欣喜,这使得我们更坚定地想要去倾听更多人的故事。

我们已经准备好等你到来,这里不会有judge,只会有倾听和交流。

这次来喝一杯的人,会是你吗?

或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告诉我们你大概想讲什么故事。

之后我们会和你约时间,

并给你发送暗号以便接头。

期待见面!

END

投稿、转载、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 | ciweimeijie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