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向外转移,旅长坐城门上旁若无人喝酒,司令员责问后还重用他

2024-01-16     历史有看点

原标题:将士向外转移,旅长坐城门上旁若无人喝酒,司令员责问后还重用他

此人在军中颇有来头,边打仗边喝酒,号称“军中酒仙”。有一次将士们被迫向外转移,他却坐在城门上旁若无人喝酒,司令员看到后责问他,后来见他打仗有头脑,还重用了他,此人就是李福泽。

1946年4月,“三保本溪”战打响后,敌军向辽东军区松树岭、大河沿、下虎把式沟一线发起大举进攻,四纵部队兵力严重不足,副司令员胡奇才只好让将士们转移,撤离本溪市区。

此人就是李福泽,四纵十一旅旅长。他在部队确有些来头,用现在话来评价就是富二代+学霸。他出生在山东昌邑一个工商业资本家,家境富裕。他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因参与进步组织被学校除名,转到大夏大学继续求学,并加入了“上海学生救国联合会”。

可现在敌军马上就要进城,形势万分危急,李福泽在部队撤离的紧张气氛下,还在痛饮。这时胡奇才非常生气询问李福泽,他所在的十一旅队员和伤员有没有全部撤离?李福泽沉声静气地告诉他们,所有的人员全部撤离,没有丢下一人一物。

胡奇才和李福泽的相遇,让胡奇才对李福泽有了别样的感受,他觉得李福泽和别人不一样,军情如此急迫,他却能气定神闲地开怀畅饮,还真有一番大将风范。

1950年,抗美援朝战役打响,李福泽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屡立战功。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授衔,胡奇才和李福泽分别被授予中将和少将军衔。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13769fa161ab4001c712f0b60dd4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