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棉花大面积减产原因分析及对策

2023-10-16     天山植保

原标题:2020年棉花大面积减产原因分析及对策

2020年棉花大面积减产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0年,气候异常多变,棉花大面积减产。为此,四十八团农技推广站针对特殊年份棉花减产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为今后异常气候年份的棉花生产提供参考。

1 2010年棉花大面积减产的原因

1.1 气象因素

1.1.1 苗期低温

2010年,春季气温回升缓慢,持续低温,造成棉花大量烂种、烂芽、烂根。全团棉田16.5%棉花重播,66.8%的面积补种。保苗率73.2%~78.2%,直至6月20日早播棉田才现蕾,生育期推迟了10~15 d。

1.1.2 花铃期气温反常

花铃期是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并进时期。此期棉花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7下旬正值棉花花铃期,阴雨和低温天气造成棉花红叶早衰,棉株中部棉铃干枯脱落,棉花大面积减产。

1.2 品种因素

主栽品种中棉41号种植年限较长,未能及时进行提纯复壮,造成该品种优良特性部分丧失,单铃重较低。通过调查,2010年,该品种单铃重为4.6~5.0g,较原有品种减少了0.4~0.5g。

1.3 种植结构不合理

常规棉种植比例较大,杂交棉种植面积较小。杂交棉具有优质、高产的基本特征,其产量较常规棉增产达10%~30%。通过调查,2010年,中棉41号单铃重为4.6~5.0g,杂交棉的单铃重为5.5~5.8g,杂交棉表现较大的增产潜力。

1.4 管理粗放

巴楚地区,枣棉间作较多,在枣棉间作种植模式下,农户对棉花的管理不到位,不及时。枣棉间作对钾肥和微肥的需求量较大,施肥量不足时,棉花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小,节间缩短,生长发育缓慢,植株早衰,蕾铃脱落严重,纤维品质差,产量降低。另外,病、虫害防治不及时也是造成棉花减产的重要原因。

2 提高棉花产量的对策

2.1 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要充分考虑一切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确保备灾物资到位,并采用多种措施防风固沙。结合天气预报并根据土壤温度确定播种时间。棉花播种后遇到自然灾害时要及时查苗补种,促苗早发。

2.2 优良品种的提纯扶壮

用种单位要建立科研及良种繁育基地。种子要精细筛选,播种后要科学用肥,精细管理,确保优良品种的原有品质。

2.3 加大杂交棉品种的推广力度

杂交棉品种具有个体优势明显,生长速度快,结铃集中,单铃重,衣分高,丰产性强等特性。2010年,杂交棉品种单铃重5.5~5.8g,较主栽品种中棉41号单铃重重0.5g以上,单产增加15%以上。

2.4 提高田间管理水平

棉花生产除了品种和土地因素外,田间管理尤为重要。棉花前期要以保苗、促苗为主;花铃期要保证充足的水肥供应,减少蕾铃脱落;后期要注重保根促叶,防止棉花早衰。棉花全生育期要及时防治病虫害,科学调控。

3 小结

2010年,四十八团棉花大面积减产的原因主要有气候、品种和管理等因素,只要加强防灾意识,选用优良种子,注重棉花生育期管理,一定能够保证棉花稳产和增产。

作者:赵丽、王昆(农三师四十八团农业技术推广站),图文编辑:天山植保。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12bda5ddd51f0f942caca83e35ca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