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若出现4种异常,可能是肺癌的信号,是时候做一下检查了

2023-12-20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原标题:头部若出现4种异常,可能是肺癌的信号,是时候做一下检查了

2019年,一位72岁杭州老人病逝的消息,受到众多医务工作者以及网友的关注,这位杭州老人是谁呢?

他叫楼钦元,上世纪80年代初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留校培育医学生。90年代初赴美并进入大型医药公司,从事肿瘤相关的医药研究工作。直至2010年退休,他才回到中国颐养晚年。

楼钦元的前半生都奉献在癌症肿瘤事业,他因此被称为“肿瘤专家”。

一、肿瘤专家不幸患癌,抗癌一年离开人世

1、持续半年且锻炼无效的咳嗽,竟是癌症信号

2017年,楼钦元开始频繁咳嗽,不过咳痰以后,嗓子倒是舒服一些,所以并没有在意。

可是在这之后,咳嗽症状仍然持续,甚至喉咙一痒就想咳,而且到了后期粘痰增多。虽然不少人提醒楼钦元要就医,但他并仍没有在意,并选择加强锻炼的方式来强肺治咳。

2、连做两次CT提醒患癌,大意和自信耽误诊断

九月初,加强锻炼并未达到强肺止咳效果,咳嗽反而越发厉害。在学生要求下楼钦元才到医院就诊,胸部CT显示左肺、心包少量积液,右肺疑似炎症改变。并没有考虑是肺癌,所以治疗方案是服用抗生素,一个疗程后黏液的确减少,但咳嗽依旧。

十月,楼钦元咳嗽加重,被同行要求再次就医。这次CT检查距离上次不过40天,结果却显示左肺积液增加,肺门阴影扩大,后续肿瘤标志物检查异常,提示肺癌。

3、紧急赴美治疗,确诊肺的非小细胞腺癌

楼钦元紧急赴美并住进儿子工作的医院,再次接受CT等检查,第二日从左胸腔抽取积液525毫升中发现了癌细胞,初步确诊肺癌。

后续全身PET-CT结果显示,肺门、胸上部双侧淋巴、肝、右盆腔回肠已发生转移。

最后通过对胸腔积液中的癌细胞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查,最终确诊非小细胞腺癌。

4、接受K剂免疫疗法和药物临床试验,逐渐好转

癌症晚期,楼钦元已经失去手术机会,只剩下K剂免疫疗法这一救命稻草。

11月9日,静脉注射第一针K剂,当天他的身体恢复了不少。然而第二天病情又恢复原样,K剂治疗的第18天,楼钦元因呼吸困难再次入院。

K剂攻击癌细胞时也会攻击正常组织,副作用大,医生决定暂停K剂治疗,再找寻其他有效治疗手段。

5、不幸对新药产生耐药,抗癌一年后遗憾离世

总算等到了精准靶向治疗药物BLU-667的临床试验,2018年3月楼钦元开始新的治疗。服药两周后楼钦元的身体情况有所好转,第四个月CT显示病灶缩小至1.6cm,他也能逐渐恢复体能锻炼。

但谁也没想到,仅过去两个月楼钦元体内肿瘤就突然变大,2019年1月CT检查肿瘤又大了一倍。他开始对BLU-667产生耐药了,他不得已退出了临床试验。

最终,2019年2月,楼钦元病逝,享年72岁。

二、肿瘤专家说出2个后悔,希望引以为戒!

楼钦元确诊肺癌后十分后悔,自己一生都在研究肿瘤,却因为粗心和过于自信而败给了它。

1、后悔忽视肺癌早期症状

楼钦元在六七月份就出现频繁咳嗽症状,但当时都没有往肺癌方面想,而单纯的以为是支气管炎或肺炎。

肺癌早期症状的确不明显,但也并非无法察觉。咳嗽是肺癌早期最常见正常,多是刺激性剧烈干咳,若无明显感染灶且治疗不改善,应当考虑肺癌。其次为咳痰带血,多间断性出现。最后则是呼吸受阻,胸部出现疼痛感,声音变得嘶哑。另外,肺癌还有隐匿症状,如体重减轻,晚期转移可引起骨痛,头痛等。

2、后悔对自己的身体盲目自信

楼钦元从不吸烟喝酒,平日注重锻炼,加上自己身体还算强壮健康,而这些表面现象也蒙蔽了他的双眼,让他从未考虑过自己会患癌。

其实,我们身边就存在导致肺癌的危险因素:

外因:吸烟,吸二手烟也有同等效应;职业暴露,比如长期接触石棉、烟灰等;空气污染,包括废气,汽车尾气等;电离辐射也可能引起肺癌,还有就是日常饮食,常吃煎炸而少吃蔬菜,也可能提升肺癌风险。

内因:遗传因素,家族中若有肺癌相关病史,则容易携带易感基因。另外,若曾有过肺部病史,也与肺癌的发生有相关性。

由此可见,即使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外在污染和内在基因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肺癌的发生。

三、肺癌除了咳嗽,头部还会出现2种异常

说到肺癌,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胸部不适症状,但殊不知,肺癌也可能引起头部不适。

1头面部水肿

武汉市第六医院李主任介绍:肺癌发生时可侵犯或压迫上腔静脉,引起头面部血液回流受阻,继而导致头面部和上肢淤血水肿。

2头晕头痛

肺癌肺外胸内扩散往往会累及肺动静脉以及心脏,引起心脏回血不足和泵血减少,全身的供血供养亦会受累。特别是脑部组织对缺氧十分敏感,一旦供氧停止3s就会感到头晕目眩,10-20s则可引起晕厥。另外,肺癌脑转移时也会引起颅内高压症状,比如头痛头晕以、恶心呕吐以及癫痫、运动障碍等。

肺癌如果早发现早治疗,仍有较好的预后,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更应该尽早完善筛查:

•长期接触二手烟的人群

•吸烟≥20包/年以及戒烟<15年的人群

•存在职业暴露史的人群

•有过COPD或肺结核等肺部疾病史的人群

•有过恶性肿瘤或肺癌家族史的人群

我们总会以为癌症离自己很远,但其他它就可能在我们身边。癌症的确很可怕,但也并非不能预防,这就要求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做好癌症筛查工作,特别是对于身体出现的异常症状,都应该就医排查,而不要自下定论。

参考资料:

[1]《贝壳创始人因肺癌去世,年仅50岁!这些不起眼的早期症状,一定要重视…》.科普中国.2021-05-21

[2]《警惕头晕,有可能是肺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2022-03-31

[3]《男子一觉醒来脸肿成包子,一查竟是肺癌!有这个症状,一定警惕》.杭州日报.2018-10-1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