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国上将中,能被称为“全才”的将领,或许只有洪学智一人,为何这样说?
开国将领中,有洪学智经历的并不多。
参加革命,成为政工干部
在这一年,洪学智参加赤城游击队,走上革命道路。
1930年,洪学智所在游击队编入红1军,担任班长。在主力部队作战很勇敢,升为排长、机枪连副连长。在一次战斗中连长牺牲,他被任命为连长。他没干,让一位排长黄先彬任连长。他当时兼任连支部书记,连指导员被调走,他又主管连队政治工作。
黄先彬在一次作战中牺牲,他被大家推荐担任连长。他在部队考核评比中,得到肯定,成为师党委委员。
1932年,土桥铺战斗中,他们机枪连指导员牺牲,上级调他担任指导员。从此以后他在红军岁月中,开始政治工作,历任营教导员、团政治部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
抗战时办教育,转为参谋长
1941年,他担任盐城军区司令员,盐城市新四军军部所在地,这个担子不轻。1942年,新四军3师参谋长彭雄去延安学习,希望他代理参谋长。就这样干3年参谋工作。
到1945年抗战结束,洪学智担任3师副师长兼参谋长挺进东北作战。
从参谋工作,转为军事指挥员
经过8个月剿匪,匪患基本肃清,他接到上级调令回前线,接替陈光,担任6纵司令员。在他担任6纵司令员,打过不少好仗。
1948年,他接到林总命令,调他去上干大队担任教学任务,为期3个月。因此,他错过指挥部队打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后,他任务圆满结束,再回6纵工作。1949年调任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跟随邓华南下作战。
朝鲜战场,再转为后勤干部
他说自己是军事干部,干不了后勤工作,彭德怀说:咱俩调换一下角色!这让洪学智才答应。
面对与军事强国作战,各方面都不占优势情况下,后勤也是前线,牺牲也不少,在他的努力下,志愿军后勤物资充足。要不然回国后,也不会掉他担任总后勤部部长。
洪学智是军队的多面手,能干政治工作,也可以协助军事指挥员作业,还可以独当一面指挥部队作战,更能为部队后勤保障做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