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吃麻辣烫,热气腾腾的汤底配上各种自己喜欢的食材,即使大夏天也阻挡不了我们对它的热爱。
张亮麻辣烫作为麻辣烫届的巨头之一,靠着独特的口味,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据官网显示,张亮麻辣烫(黑龙江盛世千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已开设27家分公司,5800+家盟店,100余直营店,大众点评上显示杭州有131家,张亮麻辣烫不仅把门店开到了全国各个城市还走出国门,在国外抢占市场……迅速地扩张,也让加盟店频现食品安全问题。
近日,中国质量新闻网对张亮麻辣烫郑州和武汉的相关门店展开调查。调查中发现员工不仅徒手抓食材、蔬菜清洗池和垃圾桶清洗共用、大厨边吸烟边加工菜品等问题。
徒手抓食材、边备菜边抽烟
消毒柜形同虚设
据中国质量新闻网报道显示,2022年4月27日中午,调查人员第一次来到张亮麻辣烫郑州瑞丽华庭店。店内工作人员正在制作外卖,全程未戴手套,徒手抓取食材。
下午1点多,一名男性工作人员在清洗备菜时,嘴里还叼着香烟,烟雾四散。其间,他未佩戴帽子、口罩。还有一名女性工作人员在后厨吸烟、玩手机,动作娴熟,吞云吐雾,并没有觉得自己的举止有何不妥。其同事在仓库里边吸烟边玩手机,把烟灰弹进水池。
此后两天时间里,调查人员在该店发现,徒手抓取食材、边吸烟边干活的工作方式也并没有改观,大家都觉得习以为常。其间,店内负责人对人工说:“有顾客在的时候,别用手抓,尽量用夹子夹,免得给客人留下不好的感觉。”
除了操作不规范,店内的卫生也十分堪忧,放餐具的消毒柜并未通电,消毒功能形同虚设。还存在一次性餐盒回收利用的情况,为节约成本,店内工作人员将吃不完坏掉的餐食倒掉,仅将餐盒简单冲洗,就回收利用。
无独有偶。在武汉洪山区张亮麻辣烫武大店,店内工作人员在清洗餐具时,仅用洗洁精洗涤后清水冲刷一遍,即算完成。整个过程没有消毒程序,虽然工作人员洗完将餐具放进消毒柜,但消毒柜未通电。
该店内不新鲜的食材则会存放在角落,单独拿出来做外卖食材。店内工作人员在捞出麻辣烫汤底的辣椒渣时,边捞边在垃圾桶上磕漏勺,甚至触碰到垃圾,他表现得丝毫不在意。
在这两家店内,清洗池不分类的现象也存在。在郑州瑞丽华庭店,洗碗池上面放菜;在武汉洪山区武大店,员工在洗菜池中洗垃圾桶,脏水直接倒入洗菜池。
除上述问题外,张亮麻辣烫店还存在上岗员工健康证过期的现象。4月29日,调查人员在郑州瑞丽华庭店,看到有一位工作人员的健康证有效日期截至2022年4月28日,距调查日期已经过期,仍挂在墙上。
张亮麻辣烫曾多次被爆食品安全问题
业内人士:管理松散,品牌监控未及时跟上
张亮麻辣烫(黑龙江盛世千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官网介绍,公司成立于2008年,已开设27家分公司,5800+家盟店,100余直营店。其首页显著位置有一句话,“从食材到口味,全线产品严格把控,回归味觉本源”。
不过,张亮麻辣烫近期曾多次被曝食品安全问题。2019年海口食药监执法人员调查发现张亮麻辣烫售卖的羊肉卷是鸭肉含量达60%的复合肉卷,比纯羊肉每斤便宜30元左右。
今年1月,因未履行进货查验记录义务,被北京市房山区市场监管局通报;2月份,因台账记录不全,被北京市平谷区市场监管局通报,被责令改正,并停止线上经营;3月份,有媒体报道重庆一消费者在张亮麻辣烫外卖里吃出蟑螂;4月份,个体工商户隆回县张亮麻辣烫因过期底料被罚款7000元;5月份,海口食药监执法人员调查发现张亮麻辣烫售卖的羊肉卷是鸭肉含量达60%的复合肉卷,比纯羊肉每斤便宜30元左右……
张亮麻辣烫为何频出食安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张亮麻辣烫从高速扩张期便风波不断,主要原因是加盟模式管理松散,总部管理力度不足。一旦品牌监控指导未及时跟上,加盟商在经营出现困境时就有可能出现为降低成本,对食材、门店管理等方面降低品质,进而增加食品安全的风险。也有专家指出,加盟店品牌形象的负面消息会影响品牌的整体口碑,只有形成有效管控,并就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达成平衡,才有发展前景。
你点外卖的时候
注意过“阳光厨房”吗?
今年3月1日,《浙江省电子商务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规定,外卖商家都要使用外卖封签对配送的食品进行封口,并且都要安装有通过监控探头可以实时查看的阳光厨房。
记者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目前,杭州有22000多家外卖商家已经安装了阳光厨房,AI自动抓拍后厨不戴口罩、抽烟等违规行为。
在美团外卖、饿了么、大众点评外卖订餐平台上,点击商家页面里的“明厨亮灶”可以进入阳光餐厨页面,查看后厨实时加工情况,但仍有少部分没有使用阳光厨房。
有的商户虽然已安装了阳光厨房,但是从页面点击进去,却无法看到实时画面。
商户们说,阳光厨房去年在他们这里进行了统一推广,但是装或不装,好像也没有很硬性的要求。
商户:既然做了外卖,那应该每家都有阳光厨房,关键有的人家有,有的人家就没有。
记者:要求不是都要有的吗?
商户:证明执法都不严。
记者:这里用阳光厨房的并不多?
商户:不多,去年第一批很严。
滨江区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监管科工作人员陈杰介绍:“有一些不可控因素,比如施工,都是平时会遇到的困难,但是最大的困难其实是整个疫情的环境下面,餐饮单位这个情况是比较常见的,可能今天给你装好了,上线了,可能过一段时间他经营不是很好,又换了一家继续来做,那么这种情况下对于整个保持阳光厨房安装以后维护的长效性是有很大的挑战。”
除了硬件问题,记者也了解到,外卖餐饮经营者中超过七成是个体经营的小餐饮店,虽然目前,一些运营商免除了阳光厨房的安装费用,但是每个月仍需支付宽带月租费,这也为“阳光厨房”推广增加了难度。
据介绍, 阳光厨房是“浙江外卖在线”系统的其中一项功能,在全国属于首创,阳光厨房的普及,切切实实给一线工作人员的执法带去了抓手。截至4月28日,全市阳光厨房后台已处置异常视频情况3030条,已实时发现并处置外卖后厨经营中存在的违规问题超1400个。
前期由于人手限制,新安装设备后抓拍到的问题比较多,导致职能部门未必能对问题进行及时地核查处置,现在经过几个月的磨合,一线工作人员的处置率在提升,商户的违规行为也明显减少了。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处嵇国强说道:“我们浙江外卖在线也集成了视频离线或者不正常的自动推送,我们分析也有可能今年受疫情的影响,有一部分离线的商家它其实是已经关门歇业了,或者是临时歇业了,这些我们通过实地检查以后就能把它作为一个系统里的标注。第二个我们在现场检查发现一些离线是由于技术原因的,我们会及时提交给我们的运营商,由他们来解决这些技术问题。如果发现商家的问题,我们就按照我们《浙江省电子商务条例》的规定,采取责令改正,或是实行行政处罚措施。外卖在线系统也在迭代升级当中,我们一是着重提高阳光厨房的在线率,二是规范商家后厨的操作加工,三是落实每一单的外卖。”
浙江宏昊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文静表示:“首先要加强对《条例》的宣传力度,推动商家对'阳光厨房'的了解,加强对'阳光厨房'重要性的认识。其次,由于外卖商家大多经营规模较小,'阳光厨房'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商家的负担,给予其宽带等费用上的优惠,也可以加强商家落实的积极性。最后,针对阳光厨房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的商家,比如操作过程中不佩戴口罩、砧板混用等一些过程性的违规行为,目前没有处罚依据,也导致了商家存在侥幸心理,后续进一步出台相应的处罚措施,也有利于真正落实《条例》具体规定。
来源:杭州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