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近年来,我县按照中央“保基本、补短板、提质量、促公平、强管理”的思路,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能力和共享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
主持人 高佳颖:“人才决定未来,教育成就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正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教育需求由“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乎千家万户。这其中,办学条件的改善是“基础”,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关键”,教育质量的提高则是“落脚点”。
近年来,尤溪教育既打基础利长远,又抓关键见实效,从校舍变化、教师队伍建设、书香校园营造三方面入手补短板,力促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以小见大,首先我们就来到了位于城关镇环城路的文公小学,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所学校是如何补短板提质量的。
以省级示范小学标准建设的文公小学,采用中式徽派建筑风格,于2017年9月投入使用,现有19个班级,学生850人,教职工53人,有效解决了水南片区及进城务工子女的就学问题。
文公小学副校长陈君青:我们文公小学,可以说是高标准建设,不但建有教学楼,体艺馆、图书馆、学术报告厅、演艺厅等教学辅助用房,也是一次性规划设计并投入使用,特别是投入400多万建设智慧校园,堪称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典范。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县根据文公小学发展特色,专门配置音乐、美术、手工艺等高水平的综合实践教师,形成“美习相伴,智慧成长”的良好学风。
文公小学副校长陈君青:还有,我们学校以书香校园的创建为抓手,注重朱子文化及经典的熏陶和浸润,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以经典阅读考级的方式,最终把孩子培养成具有时代特征的博雅少年。
主持人 高佳颖:为缩小义务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这几年,我县持续聚焦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热点、难点问题,除了在对城区学校进行重新布局之外,还加大了对乡镇、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比如新建、迁建校舍,购置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等等,力求义务教育均衡而有特色、公平而有质量地发展。
洋中中心小学是福建省农村示范小学、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省教育科研基地校,下辖3所完小和2所幼儿园,现有小学教师107名,小学生1941名。
洋中中心小学校长吴长杨:近年来,为改善办学条件,投入600多万新建后楼小学教学楼,并于2018年9月投入使用,今年还将投入300多万进行附属设施建设;在梅峰新城规划设计洋中新城小学,预计投入1.1亿,目前正在办理立项前期手续。
近年来,洋中中心小学从“三笔字”、说课、片段教学等方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镇内学校交流等方式调动教师队伍积极性,促进全镇教育均衡发展。
洋中中心小学校长吴长杨:在学生行为养成方面,我们秉承“好习惯成就未来”的校训,树立“读好书 写好字 做好人”的理念,开展书香、墨香校园建设,进行“七礼”教育,促进学生行为养成。
从城镇到乡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
近三年来,我县共实施各类教育基础项目44个,现已建成文公小学、文公幼儿园、尤溪二中、坂面中心小学教学楼、西城中心小学迁建(一期)等29个项目,总投资2.82亿元,增加建筑面积9.54万平方米,新增学位8100个;2019年,规划实施20个中小学教育基础项目,建筑面积9.3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29亿元,现已竣工验收项目5个,在建项目5个,前期准备项目10个,新增学位855个。同时,着力解决“基础薄”的问题。目前,全县中小学、教学点已实现班班通全覆盖,教育仪器配备达到省颁Ⅰ类标准。
主持人 高佳颖:步入新时代,使命荣光;站在新起点,重任在肩。面对新的教育发展形势,全体尤溪教育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教育大会精神,乘势而上,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努力开创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推动尤溪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尤溪县融媒体中心官方微信 福建微尤溪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否则视为侵权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
小编工资有望涨5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