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龙门大道滨河南路口北侧的供销社家属院,新提升的仿唐风格外立面,更古朴典雅,同步开展的水、电、路等改造,也给居住在这个小区的居民带来了由表及里、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供销社家属院是洛龙区今年确定的6个老旧小区改造试点之一。今年3月该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在完善要素保障的基础上,全面铺开。该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有哪些特色,如何因地制宜完善老旧小区功能?记者走访得知,广大居民对小区改造惠民政策十分拥护,纷纷表示,“希望能早日享受到改造后的便捷,感受到更多身边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洛钢南院跃进门改造效果图
改造内容从问计于民开始
洛龙区在老旧小区改造规划设计阶段,就把吸收群众意见建议作为重要环节。
洛龙区通过基层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等多种形式面对面征求意见,还逐户发放《洛龙区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征求意见表》,邀请群众为改造项目“列单”,倾听群众关于小区改造的呼声和建议。
以供销社家属院为例。小区业主代表林辉介绍,该小区共112户居民,在今年初启动改造前已逐户走访调查,大伙对水网、供暖的改造需求最为迫切。群众投票多的几类事项,都列入了此次改造范围,住户认可度高,也都十分拥护。
同样作为试点的洛钢3号院,由于65岁以上老人较多,大家在调查中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电梯、公厕等配套设施呼声最高。家住该小区黄蜀豫老人表示,听说小区里要在一栋楼试点加装电梯,大伙都十分期待。
“缺什么就补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就完善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洛龙区委书记张玉杰说,洛龙区在制定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中就提出,要激发居民的改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真正实现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决策共谋、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力争把这件好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规划引领打造“六位一体”标准示范
洛龙区坚持从规划设计入手,在按照规定不拆除重建的条件下,坚持全要素改善居住条件、全方位提升生活品位,确保老旧小区改造的绝对安全性、技术可行性、操作经济性,实现综合效果最大化。
洛龙区住建局局长董洪利介绍,该区对所有老旧小区改造提出了“六位一体”的指导性原则,即建筑立面干净整洁、绿化景观增量提升、路灯照明节能完好、加装电梯科学安全、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公共服务设施满足需要。
该区先由专业检测机构对所改造的小区建筑结构进行安全性和抗震鉴定,再结合周边整体城市设计和公共配套基础,对每个拟改造小区从基础设施、建筑主体、居住环境、公共设施四大领域进行规划设计。
在设计方案确定前,还邀请具有国家级测评资质的第三方机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依据《河南省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技术导则》等标准,逐一对老旧小区改造设计方案进行审核,从方案的技术安全性、可行性、经济性三个方面把关,确保规划接地气、可操作。
不仅如此,洛龙区在改造中还对居民家中既有的防盗窗、空调安装位置、太阳能热水器等过去属于居民自建的项目进行了统一规划和布局,确保外观更整齐。
按照计划,该区将坚持“先民生、后提升”理念,按照“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陆续对2000年以前建成的小区有序改造,更好满足辖区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供销社家属院改造效果图
坚持“微改造”更好突出特色、完善功能
老旧小区改造,除了要完善提升功能,保护传承好历史积淀也是重要一环。
在改造中,洛龙区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微改造”上也进行了有力探索。
“洛钢南院等小区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里面的跃进门、红砖墙等具有很强的工业元素,也寄托了一代人的梦想和辉煌。”实施该小区改造任务的浙江舜杰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在这个小区的改造方案中,就原汁原味保留了现有的建筑特色原貌。
在实施中,该小区对现存的跃进门进行了保护性局部修复,在建筑外墙加装保温层后,按照原貌喷涂了红砖墙样式的真石漆,并增加景观小品、楼道彩绘等文化长廊展现当年生产生活场景,让历史烙印得以长存,增强小区居民的归属感。
不少小区老住户纷纷表示,看过改造效果图后,不仅提升了老房子的功能和结构,还保留了“红墙青瓦”的新容颜,十分期待。
采用以施工为牵头的EPC模式,提高改造效率
洛龙在改造提升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探索了以施工为牵头的EPC总牵头改造模式。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由于程序复杂、工期较短、原始资料缺失等因素,如何科学有序推进实施是关键。
洛龙区在近年探索实践中,总结出以施工为牵头的EPC(施工、设计、采购)总承包模式,使施工空间和施工时间有机结合,全面把握施工时间、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有效提高了老旧小区改造效率。
董洪利表示,这种模式不仅能有效解决设计与施工的衔接问题,还能减少采购与施工中间环节,大幅提高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进度。记者在多个试点小区看到,为减少对居民生活影响,施工单位均采取逐栋滚动施工的方式,尽量少占道路,将噪音、扬尘等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提前谋划“后半篇”,建立常态长效机制
今年以来,洛龙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任务不减,采取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的方式,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各施工阶段的任务进行细化。按照计划,洛龙区6个试点小区都将于5月底前完成整体改造提升内容,实现今年任务大头落地。
在抓好现有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洛龙区还提前谋划了改造的“后半篇”文章,切实加强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后期管理。据介绍,根据各个老旧小区实际状况,将采用市场化物业服务、社区保障性物业管理、业主自治管理等模式,实现“一次改造、长效管理”目标。
张玉杰表示,下一步将有序推进剩余老旧小区改造范围,抓住居民生活中的“痛点”进行系统提升,让群众成为改造的受益者,成为社区生活的主角。
(洛报融媒 记者 李东慧 通讯员 刘嘉琪 苏云峰/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