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俨少《杜甫诗意百开册页》

2019-07-17   美学与艺术

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页》创作于1959年夏天。当时为纪念杜甫诞辰1250周年,陆俨少拟作杜甫诗意图40开,画坛泰斗吴湖帆建议创作100开。古今画史山水册页未有100开者,唐寅、新罗山人曾作百开巨册,皆人物、山水、花鸟合集,一册之中,全是山水,而融各家各派,面目独具,非大家不能胜任。《杜甫诗意百开册页》,陆俨少尽数月之工,先成25开,后耕耘砚田三载,完成了史无前例的100开山水巨册。1962年先后在上海画院、浙江美术学院等地展出。“文革”期间,《杜甫诗意百开册页》被迫上缴上海画院,其间被人窃去35开,仅退还65开。1989年80岁高龄的陆俨少于北京奋力补画,复成完璧。同年,香港《名家翰墨》杂志专刊发表了《杜甫诗意册页》,并配以陆俨少《学画微言》、《后序》及沙孟海、宋文治、包立民等画家、评论家的回忆和评论。补全的《杜甫诗意百开册页》,完整集合了陆俨少中年、晚年的山水面貌,从中可见陆俨少中年的工致缜密、灵气流溢的风格,与晚年变法后的雄健豪放、简约浑厚之气象。

陆俨少(1909-1993) ,原名砥,字宛若。上海市嘉定县人。自幼好画,18岁从师习诗文、书法和绘画。早年师从冯超然。擅山水。吸收历代诸家技法,受黄鹤山樵影响尤深,然学古又不泥古。他画重章法,长于用线勾云划水,常用白云笔勾勒层峦叠嶂,尤用墨块压挤留白为云为水,烟雾起伏画面之上,别具特色。晚年另起炉灶,吸取陈老莲、仇十洲笔意为己用,用于传统笔墨和意蕴。写大山大水于特殊画风之中,开创一派,影响深远。历任全国文联委员,曾任浙江画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