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难民营:曾住下50万难民,联合国左右为难无法关闭

2019-07-29     行走在陌路

全球最大的难民营有多大?亚洲最大住宅区北京天通苑也就住了50万人,但占地48万平米面积的天通苑跟全球最大的达达阿布难民营比起来,就好像一个城镇和村子的区别,因为没有高层的难民营装下50万人,至少要十几倍面积。

事情需要从1986年说起,原本只是爆发内战的索马里,因美国与埃塞俄比亚介入而引发局部战争,数百万索马里人被迫离开家园。当第一批难民穿越国境抵达肯尼亚达达阿布镇时,索马里早已是满目苍夷。

长途跋涉导致难民无法前行,只得在因干旱而被废弃的达达阿布镇停留,一个并不宜居也没有农业和水源的地方,难民们却犹如寻到宝藏般的欣喜若狂,纷纷“安营扎寨”开始新的生活。

令肯尼亚政府措手不及的是,索马里内战的规模越打越大,各方直至今日仍没有和解的意向。旷日持久的战争导致难民数量呈几何式倍增,达达阿布难民营的面积从10万平米疯狂扩张至8平方公里。

难民增多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多,其中最明显的是肯尼亚政府为防止土地沙化种下的树苗,全部被砍伐殆尽,因为难民们需要这些木材搭建临时住所。当难民达到10万人时,一场致死3000多人的传染病引起联合国关注。

在1992年介入前,联合国组织了十多个国际救援机构的力量准备搭建临时难民营设施,并邀请德国设计大师维尔纳进行规划统筹。很快,第一个设计容纳3万人的难民营爆满,马不停蹄又进行第二个、第三个。

维尔纳把设计达达阿布难民营视为“一生最不愿意接受的工作”,因为前三个难民营居然住下了15万人口,其中老幼妇孺占比近80%。每当维尔纳视察难民营时,他总会掉着眼泪“落荒而逃”。

更恐怖的是,2011年索马里因遭遇大旱庄稼欠收,又有十多万难民背井离乡逃到达达阿布,因为这里至少还有联合国的免费救援物资。原本科学设计的营地开始出现混乱,占地冲突频发。

为此,挪威政府派遣130人团队带着3亿挪威克朗前来救援,在原先的三座营区附近又建了两座难民营。达达阿布从此成为全球最大的难民营,仅联合国提供的帐篷就超过7万顶,巅峰期住下50万索马里难民。

达达阿布难民营并不是普通的难民营,在实际意义中更倾向于一座小型城市,为了不让难民营爆发骚乱和瘟疫,联合国派遣最大规模的难民专员团常驻,且所有入驻的机构都必须是无国界组织。

所以,达达阿布具备一切城市所需的基础设施,不仅有生活日用商店,连车站、警局和诊所都一应俱全。当然,这些设施都是捐赠的淘汰品,只能提供基础功能,但好歹能维持日常使用。

虽然联合国为达达阿布难民营的运转费尽心思,但依然无法摆脱三大困境,第一个难题就是用水紧缺。要知道,在难民抵达前,年降雨量从未超过140毫米的达达阿布就因为缺水而被废弃。

一下子被塞进几十万人,导致国际红十字会变成“挖井和建厕所专业户”,哪怕提供再多医护人员和药物,也抵不过缺水带来的疾病与传染病。因此,达达阿布只能保证每人每天最低的饮用水提供,人均低于5升。

第二大难题是教育,达达阿布从始至今都没有正规学校,唯一的成人学校还是为了培训难民营管理人员而设。反之却是每年最多7000个新生儿的诞生,如今第一批新生儿早已成年,但他们依然只会使用最古老的方式修建房屋。

第三个难题是难民营什么时候才能解散?虽说难民数量逐步减少,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离开,更不愿回到索马里生活。联合国在左右为难之下几次要求关闭,但肯尼亚无数次宣布关闭又被迫延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3bPGwB8g2yegNDYY3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