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执政二十年,他会有退休的那一天吗?

2019-08-10   老牛金吾卫

1999年8月9日,俄罗斯的历史永远地改变了。时任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任命他的前国内情报局局长弗拉基米尔·普京担任代理总理。

当时的普京,看上去不过是又一个“短命”的代理总理,普京的前任,只在代理总理的位置上坐了几个月,在1998年8月金融危机爆发后,叶利钦一年之内已经更换了三任总理。

那时候的普京,头上还没有全球领袖的光环。在加入叶利钦政府之前,他曾是圣彼得堡市长阿纳托利·索布查克的顾问,主要从事幕后工作。后来他来到莫斯科,在总统的物业管理部门工作,这可是一个不太可能成为晋升跳板的办公室。

谁也没想到,在被任命为代理总理仅仅不到半年之后,普京和俄罗斯的命运就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在2000年新年前夕,叶利钦把总统的位置让给了普京,从那时起,普京成为了无可争议的俄罗斯领导人。

支持率或许可以说明问题。1999年8月,独立民意测验机构勒瓦达中心将在刚刚担任代理总理的普京支持率定为31%。到2000年1月,也就是普京接任总统后,他的支持率暴涨至84%,按勒瓦达中心的说法,从那以后普京的支持率从未低于60%。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普京在参政仅仅几个月后就人气激增?

其中一个因素是明确的:普京对国内恐怖主义的强硬态度。1999年9月,俄多个城市发生一系列神秘的公寓爆炸事件,造成数百人死亡,整个俄罗斯都陷于恐慌之中。

这是俄罗斯的“9·11”时刻。和两年后“9·11”

事件爆发时美国总统小布什发誓要对“基地”组织进行报复一样,1999年的普京也说出了很多俄罗斯人都想听到的强硬言论。

普京发誓说:“我们将在每一个角落追捕恐怖分子,如果他们在机场,我们就在机场追捕;如果他们上厕所,我们就在厕所里把他们冲进下水道。”普京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俄罗斯军队很快轰炸了车臣共和国的首府。

俄罗斯的调查人员得出结论,袭击事件是伊斯兰极端分子所为。但普京最著名的反对者——被流放的大亨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和前俄罗斯间谍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则继续宣传“阴谋论”,称俄罗斯安全部门将此次公寓爆炸事件当做挑起与车臣冲突的机会,迫使车臣采取军事行动。

2013年,别列佐夫斯基被发现死于其在英国乡村的豪宅中,显然是自杀。利特维年科则在伦敦死于钋中毒,英国调查的结论指向了俄罗斯政府。

无论1999年爆炸案的凶手是谁,目的何在,它都成了普京政治生涯的转折点——从此普京将整个俄罗斯带到了自己的身后,他的执政就此建立了深厚的民意基础。

同样重要的是,这次爆炸案还帮助克里姆林宫强大的宣传机器塑造了普京强大领导者的形象。1999年,俄罗斯人正因为苏联解体和向市场经济过度而受到集体创伤,普京的决断力和叶利钦的摇摆不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担任代理总统后不久,普京乘坐苏-27飞机飞往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当时克里姆林宫的一则新闻报道中提到,他在飞行途中有一段时间是自己亲自驾驶飞机的。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神话制造机器”在不知疲倦地运转,力图完善普京作为一个行动者的形象。

1999年对车臣的军事行动也为普京的战争方式创造了模板。俄罗斯军队将反叛的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夷为平地。格罗兹尼被破坏的城市图像与后来深陷战乱的叙利亚城市(比如阿勒颇)非常相似。俄罗斯也参与了叙利亚的战事,俄军于2015年开始发动军事干预,俄军战斗机对多个叙利亚城市进行过猛烈的轰炸。

在反恐战争方面,至少在最初阶段,普京和西方是站在一起的。“9·11”事件发生后,普京是第一个给布什打电话的世界领袖。为了支持美军对阿富汗的作战,俄罗斯政府默许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甚至允许运送美军士兵和武器装备的飞机越过俄罗斯领空,这在冷战期间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普京对美国的意图持谨慎态度。他批评了北约扩张的行为,也反对美国发展弹道导弹防御计划。不仅如此,他还重新定义了俄罗斯和世界的关系——在2014年占领了乌克兰领土克里米亚。

吞并克里米亚是有代价的:俄罗斯受到了美国及其盟国的经济制裁。制裁让普通俄罗斯人的钱包缩了水,但这并没有削弱普京的威信。普京依然坚持着严格的财政纪律和政策,今年夏天早些时候,俄罗斯中央银行正式,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

虽然普京在俄罗斯国内的威望很高,但是,在执政20年后,还是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现在普京的支持率已经远不如2014年刚从乌克兰吞并克里米亚,引爆俄罗斯人一波爱国激情高潮的时候。

最近几周,莫斯科市政选举引发了大规模的街头示威活动。虽然抗议对普京的权力垄断没有直接威胁,但俄罗斯小而分散的反对派开始利用他们的游行来表达对普京超长时间执政的不满。俄罗斯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而在反对派看来,普京和他所代表的精英阶层,已经很难有什么新鲜的想法,为俄罗斯带来改变了。

现在,俄罗斯政治阶层最关心的是,普京没有明确的接班人。根据俄罗斯现行宪法,普京必须在2024年总统任期结束后卸任,但许多观察人士推测,普京可能会设法让自己留任;或者在表面上卸任,但实际上仍然掌握着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