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濠江丨大巷古井边…捡拾过往,放在最柔软的内心深处慢慢品读

2019-11-04   濠江发布

欢迎收听每周日晚的“夜听濠江”主播:林滋蔚

古井边捡拾过往

陈燕妹

常常行走于家乡古巷道,脚步总被生活催逼得急急匆匆。偶尔瞥见斜阳中落寞地蹲在伯公宫墙角的古井,心头虽说掠起几丝怅然,可也停不下脚步。忽一日见井边挂上一牌匾,走近一看赫然写着:“汕头市濠江区不可移动文物大巷古井”,蓦然间感动与踏实充盈。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古井,终于名正言顺成为一个鲜活的文化符号了!那一刻,有一种要奔走相告的冲动。

古井曾带给我们的童年几多欢乐啊,忘不了那段简单而美好的过往。小时候,井边打水的声音此起彼伏,和着戏谑声、打趣声、吵骂声,活脱脱一曲生活的赞歌。多少个晨曦弥漫的时刻,浣衣女孩、挑水妇女的勤快利索在打水的声音中演绎得淋漓尽致。多少个夏日斜照的时刻,热气尚未褪尽,井边便成了男孩和男人的天然淋浴场,一桶又一桶清凉的井水“哗啦啦”地从头顶上浇下来,笑声便随着水珠四处飞溅。有时戴红领巾的小孩到井上挑水,碰上须发灰白的老人,老人总会笑眯眯地夸他们说:“好好读书啊,这井水特别养读书人的。”小孩只眨着眼笑,老人一拍手说:“明朝咱乡里就出了陈明职,后来还有陈英猷、陈作舟……他们都是喝这口井的。”

这井不单养人,还是乡里举行壮地龙民俗活动时,不可或缺的段落句点。壮地龙那两天,锣鼓喧天,礼炮轰鸣,鞭炮四起,巡游队伍中的主角便是两条纸糊大龙。游行最后,一条大龙葬于山上,另一条大龙则要潜入古井。只见游龙的人齐心合力小心翼翼地把龙扶起来,轻轻地送进这古井,让它没入水中。那庄严又热闹场面,使人热血沸腾。

这一民俗总令我浮想联翩,我想那一定承载着河浦乡民最为真诚淳朴的愿望:合境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我打起一桶水,掬一捧水入口,井水一点也没变,依然甘甜清冽。井里倒映着的天与云,依然那么湛蓝,那么柔软洁白,几百年来不管辉煌还是被遗忘冷落,古井依然如慈母敞开胸怀守护着家乡的一片天啊!我想千年岁月,弹指一挥,生命可以在这里聚集,也可以从这里迸射,何其美哉!

几座老屋,几位老者,一口古井,在我的眼前再也挥之不去了。古道依旧却人迹罕至,款步无声,浅思淡行,悄悄望见一簇繁荣的过往,也望见绵绵不尽的期许!倘若可以,在井边停下急急匆匆的脚步,捡拾一段段过往,驱逐现在的落寞,用你的眼你的心搭建起一座桥梁,从历史奔向未来。现代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弥足珍贵,家乡的古井应是一部最具内涵的优秀历史诗篇,适合放在最柔软的内心深处慢慢品读。

有喜欢的文本想推荐给我们?

或者有迷人的声线想帮我们朗读?

“夜听濠江”欢迎你的参与!

小编在这里等你哦!

hj-515071@qq.com

来源:濠江乡土文化丛书编辑组;本文在此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