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娃之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可能宝爸们最有发言权,本来属于两人的床上多了个小小的人儿,亲热变成了偷偷摸摸的事情,有时还会被娃撞破,画风突变的尴尬甚至让你羞红了脸。
这抵挡不了你爱孩子的脚步,只是有时候真的非常难堪。
想必大家都听过一则笑话,夫妻趁宝宝睡着悄悄恩爱,孩子突然坐起来说:爸爸,你不要总是在晚上欺负妈妈好不好,你看她多难受啊.......
嗯......这的确是有些尴尬啊!
夫妻亲热时不小心被宝宝撞见,该如何解释?
宝宝已经有了性别意识,千万不要以为孩子睡着了就可随便“活动”,有时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让宝宝惊醒。
对爸妈而言,避开孩子进行性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界限,而且是绝对不允许被跨越的,这也是尊重孩子和自己的行为。
如果不小心被宝宝撞破夫妻生活,这时父母也要明确的告诉宝宝,这是爸妈相爱的一种方式,而且这是属于爸爸妈妈的秘密,不可以告诉其他的人。
同时还要告诉宝宝,我们一家人很相爱,爸爸妈妈也爱你。
除了以上这个尴尬外,还有三件事不能当着孩子做:
第一,当着孩子面换衣服、洗澡
当宝宝到了三岁左右时,性别意识已经开始明确,他们会发现爸妈身体的不同之处,并且对自己的身体也充满了好奇。
这时家长依旧无所顾忌的在孩子面前赤裸身体,这种“坦诚相待”孩子会认为这是正常的,从而失去自我保护的意识。
因此,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尊重孩子自尊心以及对性别不同的不自在与羞耻感,例如慢慢停止亲子共浴,又或者分床睡。
另外还需与孩子建立隐私概念,日常生活更需要建立界限与自我保护。
第二,当着孩子面前玩手机
现在有很多家长都被智能手机所俘虏,即使是陪着孩子玩耍,也不会放下手机。
这种陪伴却不是宝宝真正需要的,他们想和你一起玩耍,想听你多说说话,并不是隔着冰冷屏幕的敷衍。
陪伴和教育是一把双刃剑,缺一不可。
家长应该放下手机,按照孩子的意愿共同玩耍,在玩耍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孩子的语言和认知能力,同时还增进了和孩子的感情,距离也拉近了。
第三,当着孩子的面争吵
事实上,孩子的心理是非常敏感的,特别是3岁以上的宝宝,如果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他们会有十分无助和惊恐的感觉,长期处在不安环境下,孩子内心会变得焦虑。
但若家长们刻意表面营造出“一切安好”迹象,又或者明明在冷战却告知孩子“我们没吵架”,孩子对父母信任也会降低,甚至会对自我认知产生怀疑,从而影响今后人际关系。
吵也不行,不吵也不行?
事实上,若家长在发生争吵时,要学会“就事论事”、“不让孩子站队”以及“不要试着去赢”,留心宝宝的状态。
若期间孩子出现蒙耳朵、蒙眼睛又或者跑步房间等回避行为,那么就需要立即停止,及时安抚孩子。
所以,当着孩子面前吵架就需要控制分寸与态度,不要刻意隐藏冲突,让孩子学会尝试去处理或解决。
不过话说回来,人往往在情绪最激动的时候,还会考虑到分寸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