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未来”的眼,《最野假期》如何让“歌声飘过70年”?|华诞70

2019-07-25     综艺报

一年一度的《最野假期》重回荧屏。这一次,少年们要如何以自己的方式、用“特别”的行动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致敬?

“我是蒙古族,可是我没有见过大草原。”

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少儿频道播出的节目《最野假期》中,薛尚耀小朋友的话何尝没有投射出当下更多孩子,甚至是大人的生活写照。走向旷野、拓宽视野、欢乐遍野,定位于“野”的《最野假期》,让这个暑假展现出了更多想象空间。

“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

同步体验,共同成长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少儿频道每年暑期推出的原创大型户外成长体验节目,《最野假期》已经走过第五个年头。今年,它依然将迎来自己的“变”与“不变”。节目从全国报名者中精选出若干“小勇士”,带领他们走出熟悉的环境,告别都市,走进自然,漫步旷野,融入壮丽奇异的自然景观,探寻异乡古迹深厚久远的历史文化、多彩多姿的风土人情。集自然科学与现代文明于一体,引导孩子们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体会,在行走中触摸世界,在感悟中收获成长。

今年的《最野假期》还是如约给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盛夏。

节目的定位和主体着眼于青少年群体,以及向外辐射构造亲子式、合家欢式的观看。透过孩子的视角看世界,既符合想要寻求跟大人有更多平等沟通的少年视角,同时“孩子”这一主体的特殊性又为节目注入了新的活力。憨厚直爽的灵活“小胖”龙泰文;博古通今、热爱历史的郭尔乐;温和大方、爱跳爱笑的颜梦琳……他们活泼率真、童言无忌,仿佛拥有源源不断的无限活力;他们又敢于发问、异想天开,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在孩子们争先恐后、手舞足蹈、嬉笑打闹的互动和实践里,张扬着孩童极强的表达欲和不加掩饰的天真。在队长的任命和团队协作中,“最野小勇士”学会责任和担当;在各式各样的人生初体验中,了解世界背后的故事。“孩子本位”让节目的视角更加单纯而富有乐趣,也充分见证着他们的成长。

不同于其他青少年节目的呈现,《最野假期》透过孩子视角在了解世界的同时,还给了他们更多的空间来表达、来讲述、来展示。由郭尔乐口中说出的天安门的历史,褪去了解说词的枯燥与厚重;孩子们丰富的肢体语言、简单易懂的表达,也让探索的过程更加生动直观。

对于青少年观众来说,《最野假期》是与电视中的同龄小伙伴隔空进行的暑期探险之旅、学习之旅;对于成人乃至于家长观众,《最野假期》也提供了一种审视和理解孩子的温和立场,让大人更懂孩子、更尊重孩子、更能激发出来自“小孩”的无限潜力。系红领巾、敬少先队礼等一幕幕仿佛人生轨迹的重演,洋溢着回顾感,又跟随节目实现了或重复、或补充的“再体验”;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让人不禁唤起儿时梦想。所有观众都能在故事聆听中有所收获,知识也得以扩充和加深。

寻常中的“非常”切入

自然和人文探索如何“破题”?

如何从熟悉的事物切入进而唤起观众共情,同时又能源源不断输出着新奇的互动体验?《最野假期》给出的答案是,用时空来“破题”。新一季《最野假期》的起点是日复一日红旗飘扬的天安门,大家可能不止一次地走在长安街上,望向天安门前伫立的五星红旗,而节目的开始选择了凌晨三点的天安门。月色沉寂的长安街上,“最野小勇士”激动热烈的讨论划过夜空,而当到达天安门前,吵闹的孩子又立马安静下来,化身为富有使命感的少先队员。夜色褪去,晨光初现,仪仗队步步铿锵地举旗走来,目光所至,均是庄严。

肃穆的升旗仪式带来直观的触动,而随着一张天安门前老照片的引入,旧时公交车上的供能煤气包将旅程自然地引入到了“最野”第一站:大庆油田。无论是天安门升旗还是公共汽车,在常态事物中发掘出的未知元素为节目提供了新视点,过去与现在,祖国辽阔版图下的峥嵘岁月也得以联结。从北京到大庆,书本中耳熟能详的大庆油田具象为钻油的“磕头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悠扬歌声道出了钻井队的故事,与地理环境勾连的人文讲述顿时生动起来。

《最野假期》的“野”,“野”在行动,走出闭塞的室内空间,走向自然;“野”在性格,孩子般的肆意张扬,对大千世界不设限发问和无止境探索;“野”在态度,无论是初出牛犊还是两鬓斑白,都保有刨根问底的好奇心和无惧挑战的勇气。

“我来《最野假期》一共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愿望是我想让世界看看我,第二个愿望是我想看看这个世界。”节目让观众看到了孩子们的“未来主人”姿态,也将祖国的山河画卷在观众眼前铺开。

在慢节奏、“养老式”综艺占据荧屏的今天,《最野假期》却始终在引导大家去发现和奋斗。它放慢了脚步,去观察、去聆听、去回顾,却以孩童般热烈的姿态奔向未来。电视节目需要松弛感,同时也不应丧失永远年轻的热情和活力——这些,或许就是这档节目的积极立意所在。

“歌声飘过70年”

伟大历程,老歌传承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走到第五个年头的《最野假期》在2019年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节目创新性地以经典老歌、历史地标和关键人物为支点,展开自然人文之旅,呈现新中国成立70周年漫长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的奉献精神和不变情怀。

寻求多样化体验的《最野假期》,融地理、人文、艺术三位一体,力求“润物于无声”。《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欢快歌声划破北京的清晨;向大庆油田退休职工学唱的《我为祖国献石油》以歌曲为载体,诉说故事;锡林郭勒土地上飘荡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见证草原生活的变化。涉及八个省区,约两万公里的行程,伴随着祖国开拓者激昂厚重的嗓音和孩子们稚嫩的童声就此展开。

第一期“拜访小分队”来到邱岳泰老人的家,照片墙上记录了祖孙三代“石油人”的奉献;书本中的“铁人”王进喜变身为老人口中的邻里;京味糕点跨越几千公里,为六十年前离开故乡,为事业奉献青春的开拓者们和他们的后代带去浓浓乡情;身为第一代少先队员的邱爷爷向新一代少先队员诉说着天安门前的观礼故事。临行前爷爷送给“最野小勇士”两个亲手制作的万花筒,希望他们多动手动脑,多看看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年过古稀的爷爷笑眼盈盈中,仍是对世界的好奇与期待。

自然是伟大的,而勇于去探索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先辈自是有融会贯通的智慧和壮志凌云的豪迈。节目立足于“行走”,展现了幅员辽阔的地理风貌、雄伟壮丽的锦绣河山;着重“感受”,感悟奋发图强的中国精神。乐观的歌词,昂扬的曲调记录的是祖国建设者对艰苦岁月的甘之若饴。

以体验为基,借艺术魅力和血脉相承的家国情怀进入到人文地理的最深处,《最野假期》有故事、有温度、有意义、有情怀。“最野”旅程,是山河旷野的眼界开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寻根,也是央视少儿频道奉献给全国观众以及新中国七十岁华诞一份诚意之礼。当节目的视野得以延展,脚步丈量出的世界,这个暑期档的这档“特别节目”,也势必会迎来更多可期的精彩纷呈。

来源:影视前哨(ID:yingshiqianshao)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87LmwB8g2yegNDExZ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