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有着怎样的机缘巧合

2019-09-23     乐途旅游网

呼和浩特是一座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众多名胜古迹的塞外名城。独特美妙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的古迹名胜,绚丽多姿的蒙古歌舞,精彩纷呈的民族风情,这里的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是呼和浩特创城者 洛钊

此“大召寺”非彼“大昭寺”

城内有大小庙宇50多座,东南部有华贵雍容的五塔寺、金碧辉煌的席力图召、气势轩昂的“银佛寺”大召、规模宏伟的北门外清真大寺、珍品云集的新华街东口博物馆、博大精深的“广化寺”喇嘛洞召……此外,在市郊还有昭君墓、乌素图召、万部华严经塔(白塔)等雄伟庄严的庙宇。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在呼市的市中心拥有者一座与拉萨大昭寺同音不同字的格鲁派(黄教)藏传寺庙,它就是大召寺。大召寺其中“召”为藏语寺庙之意,区别与拉萨的“昭”。当然由于寺内供奉一座银佛,又称“银佛寺”。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来到了大召寺,我走进一看,只见门匾上写着“无量寺”三个大字。不解,我第一时间想到的,竟然是金庸笔下的无量山、无量剑派,莫非这真的和那些武林宗派有些关联?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等进入寺庙后,看见很多地方都有“大召无量寺”字样,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这“无量寺”,就是呼和浩特大名鼎鼎的“大召寺”。蒙语称其为“伊克召”,意为“大庙”。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大召寺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主持创建的。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院,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几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僧侣们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康熙大帝邂逅大召寺高僧

话说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秋天,康熙再一次出塞西征,对漠南蒙古各部进行视察。在他逗留呼和浩特期间,听说大召是此地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所召庙,所以他决定要到大召敬香。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康熙在大召前买了哈达和香火等供品,便向大召走去。一位十几岁的小喇嘛见有香客进来,便上前施礼。随后,把香客引进天王殿,一边走一边介绍。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康熙敬完佛,小喇嘛便引他到东厢房里用茶。康熙走进厢房,只见一白发白须的老喇嘛盘坐屋内,二目微闭,手捻念珠,口中念念有词。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小喇嘛上前施礼,说:“师父,有香客来了!”老喇嘛睁眼观看,只见香客年过四旬,一表人才,五官端正,双目有神,神韵十足,举止大方,更显得庄重威严,便对客人说:“老衲自幼学得少许本领:能够前算五百祖,后测三代亲。打卦算命不偏点滴,测字兆祥没差分厘,不信,客官你可写上一字让我一测。”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康熙一听也来了兴趣,心想:“我倒要看看这老喇嘛有多大的本事。”于是手指蘸着茶水,在小桌上写了一个“卜”字。老喇嘛一本正经地说道:“这个卜字不寻常,听我细细说端详:竖笔上边粗来下边长,像把令箭有力量;这一点儿,很吉祥,一颗金印镇四方——莫非你是安北将军来禅房?” 康熙微微一笑,摆手否认。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老喇嘛又说:“请客官再写一字,让我猜猜。”康熙随手在小桌上又写了一个大大的“一”字。不料,老喇嘛立马就地跪倒,连声请罪说:“老衲一时眼拙,没有认出圣上驾到,请我主恕罪!”康熙不禁一愣,急忙问道:“老佛爷,你怎么知道我是皇上呢?”老喇嘛说道:“此一字,真宏大:人有它大,天没它大;竖起来顶天立地,横过来一统天下。万众归一心,一字千斤价。起笔收笔含神韵,不是天子是陛下。”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康熙哈哈大笑,称老活佛是得道的高僧!遂解下身上的一块银质腰牌作为赏赐。 从此,大召里有了康熙皇帝的腰牌——皇帝“万岁龙牌”供奉于大殿之上。于是,大召便一跃成为“帝庙”。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大召建成于1580年,比呼和浩特还要早一年,建成后明皇帝赐名“弘慈寺”,大召一直是内蒙古地区召庙之首。到了清代,皇太极追击蒙古部的末代皇帝林丹汗路过大召,他知道大召寺对于蒙古民众有很高的号召力,为了扩大影响,皇太极就住到了大召寺,同时赐名“无量寺”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进入大召寺这座神圣的佛教圣地。步入山门后,左右是钟楼鼓楼,正中是大殿。大殿门前的香炉香烟缭绕,呈现出旺盛的香火。一批一批虔诚的游客纷纷敬献香烛,点燃插入香炉内。致使寺庙烟雾缭绕弥漫,让人感觉大有步入虚幻境界中一般,欲神欲仙。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大殿中供奉佛像,慈祥仁爱的大佛端坐莲花上,手执法器,广施佛法,普度群生,超度亡灵于极乐世界。佛像前的铜碗,铜盅里的香油灯长明不息,烘托佛法无边,展示着佛法的神圣。佛像下的蒲团上跪伏着朝拜的信徒,双手合一,默默地祈求神灵佛祖保佑……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大招是藏传喇嘛教信众的精神家园

参观佛家圣洁之地,目的是朝谒佛家,祈求神灵保佑赐福,一心向善,以慈爱的胸怀投入社会,关爱他人;再者就是了解佛教的发源与历史作用,了解佛教的教义与设施。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大召寺拥有几百年的历史,有着深邃的神韵,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曾经起过辉煌作用,推动藏教在内蒙的发展。一些知名的高僧活佛曾在大召寺落脚,讲经颂法,为大召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也提升了大召寺的知名度。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南北朝时古诗说“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里的“阴山下”指的就是呼和浩特。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就是我们想象中的呼和浩特,这里就是“塞外边城”、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今天,在对南北朝这首名诗的重温和理解中,来到了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呼和浩特是蒙古语,在汉语里的意思是青色的城市。公元16世纪,当地的王府与民宅常用青砖造房子,远远望去,一片青色,故有“青城”之称。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的首府,还是保持了许多蒙古特色。比如,呼和浩特的每一个商店的招牌或指示牌都是蒙汉对照的,上面是蒙古文,中间是中文,有的下面还有英文;再比如呼和浩特公交车报站名,总是先用蒙语报站,再用汉语报出。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在呼市现代化的大厦中,总是不时会冒出一个有着圆圆蒙古包屋顶,顶上竖着标志性的成吉思汗军旗,墙上装饰着鹰或马的花纹的老式建筑;再比如,有些时尚的大厦也仍然选择青色的屋顶或外墙装饰……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据说在民族自治的内蒙古,汉人已经占到80%,蒙古人只占12%,还有一些其它民族的人。于是,走在呼和浩特的大街上,猜测迎面走来的是蒙古人,还是汉人,竟成了初来呼市者旅行中的一大习俗。

“皇庙”大召,与康熙大帝的机缘巧合 洛钊文图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 呼和浩特大召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5-10月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洛钊 发布:2019.09.22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h9XW0BJleJMoPMf8h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