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省赣县人民政府)
我和我的赣县老家
赣县简介
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
——艾青
赣县简介
赣县区,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中部,赣江上游,东邻于都县、安远县,南接信丰县,西连章贡区、南康区,北与兴国县、吉安市万安县接壤,与章贡区、南康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蓉江新区共同组成赣州市中心城区。赣县区总面积2993.09平方千米,占赣州市总面积的7.6%,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8%。
赣县区因《山海经》所记“南方有赣巨人”而得名“赣县”,境域形似人耳状,风景优美,景色宜人,被誉为“客家摇篮”、“千里赣江第一县”、“中国板鸭之乡”;赣县区境内有客家文化城、白鹭古村、白鹭官村商周遗址、南朝齐墓、汉朝契真寺、唐朝宝华寺、晋朝储君庙、文昌阁等人文景观和樱花锦绣公园、大小湖州、道士庄丹霞地貌等自然景观。
全区有9个镇、15个乡,315个行政村,3224个村民小组,14个居民社区。2011年11储潭乡撤乡设镇,2015年1月韩坊乡撤乡设镇,全区设12镇(梅林、茅店、江口、吉埠、南塘、田村、王母渡、沙地、五云、湖江、储潭、韩坊),7乡(大埠、阳埠、大田、长洛、石芫、三溪、白鹭),276个行政村,3237个村民小组,27个居民社区。
什么是家乡
家乡,是指自己小时候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又被称为“故乡”、“老家”、“故园”等。家乡也可以是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地方。
无论是土生土长的家乡人,还是生活在当地的外乡人,或者是旅居在海外的华人,谁不对自己的家乡有份难舍的情怀,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乡,喜爱理由何止一百条。家乡是生命的摇篮,记载着自己的人生轨迹,想起自己的家乡,就会想起家乡的亲人,想起带给自己快乐的童年和充满激情的青春,除了她固有的可爱以外,家乡已经被注入了情感内涵,这种情愫已经融进了我们的生命。
古往今来,家乡一直是文人骚客们谈论的亘古不变的话题。树高千尺,落叶归根,故乡之思,永远都是游子的至诚抒怀。在他们看来,家乡是他们心灵的依靠、感情的寄托。家乡是缕阳光,冷寂时可以寻得温暖;家乡是个港湾,孤单时可以停泊靠岸。他们借诗言志,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恋。由此便衍生出了无数千古动人的诗章,在汩汩流淌的华夏文化长河中,卷起层层浪波。
赣县的山,赣县的水,赣县的土地养育了你和我。让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停下脚步,欣赏一下我的赣县“云”老家。
王母渡镇
和谐平安的居住环境令人心生向往,王母渡镇围绕“五宜”目标,强化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让广大办事群众享受到简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王母渡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红色历史资源。山岭逶迤之间,王母彩陶惊艳于世;河溪纵横交错,刺鲃鱼欢快畅游。穿行于王母渡的山水田野,不禁感叹此间的物华天宝,美不胜收。
王母渡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南部,桃江蜿蜒而过,省道226线途径境内,距离赣州市区仅 30公里,辖区面积 244.3平方千米,户籍人口约 5万人,下辖 1个居委会和 18个村委会。属赣县南部区域中心,辐射人口达 20余万。
王母渡又称桃江,千年以前,古人就在此繁衍生息,开基立业。如今的王母渡可谓是红色、绿色、古色并存。它正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笔,绘就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五宜”新图景。
回望历史,王母渡也曾在革命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934年 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红一军团在此与驻守的国民党军激战,并占领永固楼,这也成为了红军长征突破的第一道防线上的历史见证。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考察后说:“永固楼是长征路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碉堡”。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ufHHUBLq-Ct6CZ0Uq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