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区土城寨

2019-12-07   黄北平

土城寨,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小沔镇金土村四社,是清代末年修建起来的一个山寨,由于时代的久远还有人为的破坏,现在所能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只有两道大门,而原来有五道门其中三道已经被拆除,土城寨上住户最高峰的时候,达到五十多户人家,近两百多人口,几乎成一个小乡镇,而现在还居住在土城寨上的,只有三四户人家,而且都是老年人居多,上土城寨的时候颇有感慨,也很遗憾,很多的古老建筑都没能保留下来。

土城寨

土城寨,这里原来是有一道门,而且还有一栋碉楼,现在已经拆除,听土城寨上的居民说,当年拆除碉楼和城门是为了修建房子,还有土城寨的堰墙也未能幸免,拆除一空。

土城寨

土城寨,前面原来也是有一道城门,由于修建一条通往土城寨的公路,也拆除了,这条公路现在还是泥巴路,听土城寨的居民说,这条公路自己还掏腰包将近一万块钱,希望这条公路修通以后,土城寨的居民出行更加的方便些。

土城寨

土城寨,居民饲养的鸡,要是有机会能吃上高山上饲养的鸡肉,那真是太幸运了,而这位老大爷今年已经有九十多岁,看到自己拿着相机拍摄的时候,这位大爷感到很奇怪,而且还跟这位大爷聊了很久,听得出来这位大爷已经很久没有跟人畅谈了,孤独,寂寞正陪伴着这位大爷,直到撒手离人间,或许这就是现在留守老人的普遍现象。

土城寨

土城寨,老房子拆除下来的石头,乱堆放在一起,既然这些石头都没用上,当初为何要拆除掉,拆掉很容易,要是往后要修复起来真的很麻烦,还不知道要费多大的人力和物力,万一有一天这里开发成为旅游景点,投入的资金不知道要多少,真的太可惜了。

土城寨

土城寨,一度以为这样的石磨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直到最近经常往山区走,这些古玩意才回到自己的视野,看到这种石磨,想起小时候奶奶磨米面,做米粉,蒸米糕的场景,现在磨米粉的都是用机器,吃起来总没有当年的那种味道。

土城寨

土城寨,这是土城寨居民古时候用的水缸,现在已经不在使用,不过在土城寨上,还能看到这古老的玩意儿,还真有几分兴致,自己生活的地理条件较好,几乎没见过这种水缸,而在重庆,四川,贵州等很多山区,到处都能看见。

土城寨

土城寨,当地居民说这里原来是一所学校,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已经拆了,一个山寨上能有学校,足以见得土城寨当年的规模有多大,只是后来随着土城寨居住环境的不断恶化,土城寨上很多居民都往山下搬迁,土城寨也逐步没落。

土城寨

土城寨,为数不多的老房子,前厅(顶)后厅(顶),中间又一厅(顶),没看到这样的老房子都很开心,并不是说看到破旧而坍塌的老房子讽刺它,而是很喜欢这种建筑风格的老房子,对于参考古代建筑艺术很有研究价值,或许这栋老房子就是土城寨唯一的一栋最古老的房子了。

土城寨

土城寨,这栋房子是土城寨上最有人气的一栋房子,听山寨下面的人说,这位带蓝色帽子的大爷就是目前山寨的寨主,也是山寨上的队长,而旁边还有一栋两层楼的房子,或许那栋楼房是土城寨上最现代化的楼房,周围都是老房子和瓦房,那栋楼房看起来就是这么的亮眼。

土城寨

土城寨,这位大爷还用山寨上特有的柚子招待我,这位大爷还信誓旦旦的说,这种柚子绝对好吃,而且买都买不到,儿吃了几片以后,确实像大爷所说的那样,确实清甜可口。

土城寨

土城寨,这位大爷还带领我逛了一圈土城寨,任何一个角落都没有落下,或许大爷太想念以前的土城寨,嘴里中唠叨着土城市,从这位大爷的嘴里听得出来,当年的土城寨曾经也有过无比的辉煌,后来的没落可能会交通不方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山寨上的居民不断外迁而没落的。

土城寨

土城寨,原来这一带都是房子,而左边悬崖就是一条围绕山寨的大路,自从一带的房子拆除后,变成一片荒凉,围城的堰墙被拆除后,大路也就废弃,人们下山寨只能走这条路。

土城寨

土城寨,能看到山脚下的渠江,而远处密密麻麻的的房子就是小沔镇,山脚下有一条硬化路直通山上,而亡土城寨走的这条公路现在只推平成地基,还没有硬化。

土城寨

土城寨,大城门保存的很完好,而大城门修建所用的原材料都是巨大的山石头,硬实而耐风化,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雨侵蚀,都没能破坏到大城门,如果不人为破坏,可能两三百年都不会坍塌。

土城寨

土城寨,大城门走上山寨的阶梯,也许是很少有人走过的原因,已经长满青苔,还好的是山寨上的居民经常来维护,所以走起来不是很困难。

土城寨

土城寨,保安门比起大城门略小些,可能保安门不是出入山寨的主要通道,所以修建土城寨的时候,规模也跟着小些,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保安门两旁的墙面已经磨掉了几圈,不过保安门所用的材料都是硬实的山石头,不会轻易坍塌。

土城寨

土城寨,山脚下走向保安门的阶梯,原来从山脚下都保安门都是青石板铺成的,或许是雨后路滑,当地居民把部分比较湿滑的路面改成水泥路面,出行更安全些。

土城寨

土城寨,很高兴能来到土城寨游玩,也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再来土城寨游玩,但是得到土城寨上居民的热情款待,真是三生有幸。

本文稿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家原谅。

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