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了北京的房子来新加坡生活,少赚400万,我应该后悔吗?

2019-05-07   新加坡狮城椰子

三食

买的放心吃的放心

与其说食品安全是一种需求

不如说是一种追求

有些东西说多了就是矫情了

在没有办法做出改变

又不愿意做刺头的时候

大家愿意用幽默去化解

一些无奈和尴尬

玩笑开完了,我们其实还是害怕

还是没有对于地沟油的“抗体”

解决方案就是去进口超市

买有机,健康和绿色的蔬果

当时我们有个妈妈群

领头的妈妈在边郊

自己租用了一块地,种菜

推出了一些配套


没有化肥和农药

健康绿色吃着放心的蔬菜和水果

在有娃家庭中非常有市场

但是,为了这份放心

可能要花上比市场多2倍的价格

.......

除了蔬果之外

为了安全的奶粉,没有激素的鸡蛋

我们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一套房

人生就像是房价一样

不知起伏,你以为会涨结果跌了

我们家这一套房子

是在近100万的时候买的

虽然不是内行

做决定时我们也研究过房产行情

很多人说价格已经到顶了的

不会有太多的上升空间

这个房子卖了600多万

换成新币不算是一笔巨款

但是,也是非常足够吃住行用度了


三十出头,卖掉手里的房产,决定举家来到新加坡。

老公有工作,但是我和孩子都没有英语基础。


这就是我们当时的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问了很多人的意见

得到的回答和建议很多

不移民

很多人建议我们

这点钱到了国外不算什么

如果我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生活并不会过的很顺利

移民要趁早

中年人更是“贫贱不能移”

像我们这种在北京都算不上中产

没根基出国太冒险

移民

也有人说这是很好的机会

有生活来源,全新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孩子有好资源,环境

卖掉房子的钱妥善规划

应该能过上不错的生活

换个城市

还有人劝我们逃离北上广

换一个南方小城市生活

可以选择一个资源稍好一些的地方

当然肯定要有一些妥协

但是物价压力没北京高

空气环境也会好一些

拿着卖房子的钱也能过的不错

没有必要非得漂洋过海


最后,

我们选择了新加坡......


当初,决定移民不过是为了

孩子的教育空气环境

食品和社会的安全

当然,还有对于全新的人生

特有的一种好奇心

初来乍到时游客模式

也带来了对于美好新生活的

种种幻想和惊喜

但是,人生就像是房价一样

时起时伏根本说不准

前几年北京房价又涨

当初说不会再升值的人消停了

这不,我的朋友还特地给我发来捷报

帮我算了下如果我当时没卖

这套房子可能价值近千万了

资产翻了倍


除了卖掉的房子一直涨

还有新加坡也居然出现了空气污染

所以,我们的移民决定

一直有着被质疑的瞬间

2016年,新加坡因为印尼烧芭

也爆发了比较严重的雾霾

让家人捎来了尘封在老家的净化器

也带上了口罩出门

印尼的林火猛烧

雾霾持续了好几个月

孩子可能因为气管本身就弱,又开始咳

我的焦虑情绪有点回来了


正值那个时候我的工作

也不是非常的顺利

在国内我工作体面收入稳定


来了之后,英文不好很掣肘

过了半年的游客模式生活之后

现实的艰难开始显现


陌生的语言

看似相同却完全不同的文化

那种不太自在的感觉


对我们心理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据说很多人后悔了

就是因为这些原因

当然,还有漫长的移民申请过程

朋友调侃我说新加坡移民真难

感觉比移民美国还要难

甩手的房子涨了快一半

又尝到了雾霾的滋味,他问我后悔不?


我感觉我还是不后悔

这些焦虑并不是难以克服

而且持续的时间很短暂

随着几个月后风向转变,雾霾消失

新加坡又能看见蓝天之后

一切就渐渐好了起来

我们都越来越适应这里的生活

在外汇管制之后

那些纠结是否甩卖一线城市房产

实现移民的群友发现

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我还挺庆幸自己当时的魄力呢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什么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现在我也是老油条了

甚至能给那样同样摇摆不定的人

一些意见和建议

其实在决定前就是要想一想

‘你想要什么

你能够为此付出和舍弃多少?’

不是所有人都对环境零容忍

毕竟,孩子长大了呼吸道免疫更强大了

总归会不咳嗽的

空气不好也没什么大不了

在应试教育下

也出了很多的人才

陪孩子写作业不算什么

比起要放弃学区房等资产

稳定的收入,家人朋友的陪伴

这些都不算什么

如果这么想,那真不需要移民

国内的发展也越来越好

朝九晚五和拼搏奋斗都可选择

北京的天气也越来越好了

尤其是这几年

在朋友圈里晒蓝天的人多了很多


但是我要的不是资产翻倍的安全感

那不过是个家,只能住不能卖

我要的是那种

不需要团购有机蔬菜

在超市,巴刹,还有进口超市里

都能买到新鲜蔬果的安全感


无论在小贩中心吃饭

还是在高级餐馆享用餐点

都能保证食品无毒害的安全感


幼有所教,幼有所乐

不需要抢学区房

更不用担心孩子放学路上

被带走的那种安全感


还有每年到了入冬时

不用再眼看着空气质量下降

想着老人和孩子去哪越冬的安全感


这种一切困难通过努力会迎刃而解

不只是无奈和接受的安全感

这,是我更想要的

朋友问我卖了北京的房子

来到新加坡这个决定

是亏了还是赚了?

这不是拿起计算器

单凭些简单的数字就能下定论的事

任何一件事情的取舍当中

都有舍去和获取

在这两个平衡之中就能看出

一个人的价值观”



买一个城市/国家的房子

就像是买了哪个地方的股票

在机会的风口你抓住了

并不代表一定会翻倍稳赚

买了哪个城市的房子

只能意味着在哪里安家

选择了哪里的生活方式而已......

文:一朵白莲花

整理: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