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日子,韩国因连续受台风灾害的影响导致白菜产量减少而价格暴涨至30元一颗,往年这个时候韩国主妇们早已做起泡菜,今年却都纷纷歇手买现成的泡菜,因为大白菜实在太贵了!而我们国家大白菜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最近,大白菜价格跌至谷底的消息冲上热搜,地头价每斤两毛钱没人要,可以说是比白菜价还要白菜价了!不仅地头价格低,超市大白菜零售价也只有9毛钱一斤。
虽然这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但对种植户来说,这么低的价格基本没有什么利润可言。据河北省大白菜主产地玉田县的菜农反映:以今年的行情,每亩白菜要赔300元到500元。据部分白菜采购商反映:白菜价格这么低,主要是白菜太多了。以前他们的固定收购地在河北玉田、唐山、秦皇岛、固安,少量在河南。但近两年,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古好几个蔬菜主产区,一到这个季节都种白菜。供大于求,白菜自然卖不上价。
这对种植户来说其实是件很心酸的事,辛辛苦苦劳作一年,终于到丰收时节满载而归,却因为产的数量太多而卖不上价。原本丰产的喜悦变成了赔钱的局面。农民该怎么样做,才能避免这种“无灾价低,丰产不丰收”的情况呢?
首先我们来探究一下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某种农产品出现供应量大,价格低迷的情况往往源自农户分散经营、市场信息不对称,无法做出准确判断而跟风种植导致的。经常做蔬菜批发的商户就会发现:农产品价格“大小年”在蔬菜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如今年大葱的批发价是近5年同期价格最低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去年山东大葱主产区遭灾被淹,供应量不足,导致山东以及邻近的河北、沈阳等种植地的大葱价格水涨船高。
而农户被市场行情迷惑后今年纷纷跟风种植,山东、河北、河南甚至山西、内蒙古等地都种上了大葱,种植面积比去年多了五分之一。今年天气风调雨顺,各产地都没遭灾,于是大葱最后供应量远远大于市场需求,价格就跌至谷底。
我们完全可以大胆预测由于这么低的价格,来年肯定又会有很多大葱种植户弃种,于是大葱产量减少,价格上升。而下下年,农户信心又回来了,于是又重种大葱,供应量增多。就这样循环往复,造成了农产品价格大小年问题。
此外,造成农产品价格走低,销售无门的原因还有产品同质化严重,大批量农产品集中上市,没有竞争力。如何紧跟消费者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规划布局是关键。同时,大部分农户都缺乏有力的营销渠道。虽然现在很多人都意识到要走线上线下结合的渠道打开农产品销路,但受限于电商技能的欠缺以及自身技术水平,难以拓展出有效的盈利渠道。
综上所述,想要解决丰产不丰收的局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种植作物品质转型。如同样是规模化种植大白菜,不再追求产量而是转向有机生态种植,大白菜档次出来了,流向市场更加畅销。
2.自家农场种植多品种果蔬、生态养殖,发展起观光采摘项目。通过线上宣传吸引大批向往休闲田园生活的人群前来采摘应季水果、生态蔬菜,购买原生态家禽,既省去了人工、物流、冷藏等成本,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也让游客获得了独特的田园体验。
3.加强加工转化,拓宽销售渠道。鼓励有经济实力的经营主体投资建设冷库等贮藏设施和农产品加工生产线,延长销售期和实行就地或就近加工转化,不断开发新产品,将初级产品转化成精深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做好农贸市场、超市等实体店批发零售的同时,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现代物流等多种渠道,扩大销售范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ACr24BMH2_cNUgYOj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