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0日在腾冲市猴桥镇实地采访获悉,今年52岁的猴桥镇上街社区村委会主任邵维明倒在疫情防控战场上。
邵维明,男,汉族,中共党员,1967年3月生,201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3年5月至今任腾冲市猴桥镇上街社区村民委员会主任。"
自腾冲市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邵维明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2月17日上午,疼痛难忍的他毅然奋战在岗,几经同事和家人催促,才于中午14时送到腾冲市健君医院检查,经医生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因未能及时就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胰腺已坏死,并引发双肾、心脏等多个器官衰竭。经两天全力抢救,救治无效,邵维明于2月19日17:07离世,年仅52岁。主治医师痛心地告诉他的哥哥:“他的病都是拖出来的!”
他是疫情防控的“指挥员”。邵维明带领村组干部认真细致谋划推进上街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建立疫情包保责任制,对村组实行网格化管理,筑牢疫情防控网。组织部分党员、退役军人和热心人士在各村寨路口设立13个健康监测点,每天至少两次到监测点传达各级要求、宣传政策、督促工作。每个网格只要有村民聚集,他总是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劝导和批评教育,为群众生命安全筑牢第一道防控线。期间,许家寨老人去世,他第一时间赶到逝者家中,劝导家属丧事简办并协助其办理后事,避免群众聚集。同时,驾车到50多公里外帮助购买运送墓碑,让逝者第一时间进入公墓安葬。
他是疫情防控的“宣传员”。为全面抓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邵维明改编了方言版的疫情防控顺口溜,录制成音频发放到各村民小组,利用大喇叭每天进行高频次播放。他本人带领村组干部拖上移动音箱、拿上喊话器每天定时不定时向村民“喊话”,把疫情防控知识拍成抖音小视频,发在各村民小组的微信群里,消除宣传盲点,让防疫知识真正深入人心。
他是疫情防控的“服务员”。疫情防控中,邵维明率先垂范,挺身而出,主动承担全村4名有湖北旅居史的返乡人员和2名密切接触者(其中一名密切接触者有其他传染病)的包保责任,减轻其他班子成员的压力。对待包保对象及家属,他耐心细致、认真负责,坚持每天早中晚三次到家中对包保人员及家属进行健康监测和心理疏导,并为他们购买配送生活物资。同时,为破解医疗物资紧缺的问题,他主动约同儿子、女婿等家人上山寻找中草药,熬制成大锅药分发给群众和村干部;两次自费购买200公斤石灰分发到杨家寨、小高梁等自然村,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隔离不隔心”的温暖。
他是疫情防控的“战斗员”。1月22日以来,邵维明就感觉自己腹部隐隐作痛,但考虑到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他一拖再拖,坚持带病工作。期间,驻村第一书记和同事多次催促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他总是说:“当前正值防疫工作的关键时期,我的身体我清楚,忍忍就过了,不怕,到疫情过后再去做全面检查。”没有想到,这一耽误拖延,病情发展迅速,竟成永诀。
邵维明家中有76岁高龄的母亲,身患二级残疾的妻子,女儿已远嫁福建,儿子儿媳也常年在省外务工。自2013年当选上街社区村民委员会主任以来,照顾家庭的重担就落到了残疾的妻子身上,工作的事成了他的头等大事,完全顾不上家庭。他常说,“对于工作我无愧于心,对家庭我亏欠太多”。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毅然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他把群众当家人,用心做好涉及群众的每一件事。他将自己价值5000元的木材提供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盖房屋,自掏腰包为贫困户购买桌椅并送到家中,为过世的特困户组织捐款3000余元解决医疗费及丧葬费......,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群众都说:“老三(邵维明乳名)是个好人”。
“我像小苗盼望甘露,星星盼望月亮一样渴望加入党组织。如果组织批准我加入了,我会经常学习党的知识,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邵维明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到,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用实际行动和生命践行了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邵维明就像是我的好兄弟,虽然我是一把手,但凡是急难险重的工作,他都是自己先冲上去,是个有担当的好搭档。”上街社区总支书记何忠美回忆道,“昨晚,全村人都没有睡好,大家都很心痛,很怀念他。”何忠美数次哽咽。
十分熟悉他的工作和为人的猴桥镇党委书记濮进炳沉痛地说,邵维明同志是个信念坚定、勇于担当、廉洁奉公的好干部。在脱贫攻坚中,他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当成大事来做;在日常工作中,他敢于坚持原则,严守工作纪律;在平常生活中,他为人谦和、待人诚恳。特别是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把工作放在第一位,首先考虑的是群众的安危冷暖,是又一个像郭彩廷一样的党员干部。
目前,腾冲市委市政府和猴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正在妥善做好善后工作。
龚祖金、段玉环
编审:王灿
责任编辑:杨冬燕 施媛媛 唐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