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福音!全省首个门脉高压症多学科门诊在苏开诊

2019-12-19   看苏州

【看苏州专稿 文/马月华】

你知道吗?

在我国肝硬化患者多达700万

很多人病情反复却得不到有效治疗

好消息来了!

肝硬化患者可以得到全方位、个体化诊疗了!

今天(12月18日)下午

全省首个门脉高压症多学科专家门诊

正式在苏大附一院开诊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 倪先生

倪先生今年只有38岁,已经被胃出血折磨了1个月的他,脸色蜡黄,没什么精气神。倪先生透露,自己是在11月10日的早上吃了碗拉面,没想到中午就感到胃胀,并进而开始呕吐、吐血。

他说到现在自己已经一个月没怎么正经吃东西了,有时候饿了只能把花卷泡软了稍微吃两口。而造成他此次严重胃出血的原因,正是门静脉高压症


苏大附一门脉高压症多学科门诊

幸好转院来到苏大附一院后的第8天,新开设的门脉高压症多学科专家门诊就正式开启了,来自多个学科的专家仔细研究倪先生的病历,为他的后续治疗出谋划策,制定最佳方案。

多个学科的专家仔细研究倪先生的病情

苏大附一院介入科副主任朱晓黎介绍,这位患者患有肝豆状核变性,这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的疾病,会导致肝硬化,从而门静脉压力增高,进一步导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一旦吃硬的食物或者情绪激动、血压升高,都会造成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首次出血的死亡率可以达到20%-40%。随着曲张静脉程度的加重,死亡率将越来越高。

除了出血,门静脉高压症的另外一个症状就是血流淤积在肠道,进而引起肝腹水。

朱晓黎透露,我国的肝硬化患者大约有700万,像倪先生这样的肝豆状核变性病因较少,主要还是因为乙肝、血吸虫病引起较多。

而我国正是乙肝大国,慢性肝病人群巨大。慢性肝病需要长期病情管理,并发症防治工作需要多个科室参与,患者很难根据自己的病情决定去哪个科室就诊,有时要花很多时间在不同科室门诊之间周转,诊治效率低,相关科室医生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并不能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很多病人其实早就确诊了,但是没有及时治疗,病情反复。门脉高压症本身是一个多学科症群,我们设立这么一个多学科门诊,也是希望根据它临床的分期、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朱晓黎这样说道。

门脉高压症多学科门诊团队

看苏州记者了解到,门脉高压症多学科专家门诊团队由消化科陈卫昌书记任组长,联合了感染科、普外科、介入科、急诊科、影像科等密切相关科室的知名专家和技术骨干,为门脉高压患者进行全方位的个体化诊疗。

那么,具体有哪些患者可以来门脉高压症多学科门诊就诊呢?

有明确肝病病史,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等门脉高压症状的患者

经过内镜治疗仍有反复出血的患者

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

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的患者


链接>>>

【门脉高压症多学科专家门诊时间和地点】

时间:每周三下午13:30—15:00

地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总院门诊五楼多学科专家门诊(苏州市姑苏区平海路8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