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这二帝、三将、四科学家,就了解了东汉(上篇之二帝)

2020-11-12     后知后觉吴

原标题:了解了这二帝、三将、四科学家,就了解了东汉(上篇之二帝)

二帝:光武帝、汉献帝(一头一尾)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一共195年,合计14位皇帝。除了掐头去尾的这两位皇帝外,其他12位皇帝,谁还记得?

东汉不如西汉,比较一下就知道:

汉高祖刘邦力压光武帝刘秀;汉武帝刘彻秒杀东汉其他12帝之和。

400年大汉江山,西汉15位皇帝,东汉14位皇帝,合计29位。

但值得记住的只有5位:

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

四个在西汉,一个在东汉。西汉秒杀东汉,毫无争议。

光武帝:刘秀(前5年—公元57年),东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根据汉武帝的推恩令(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推恩令下的诸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于是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以此来加强中央集权),到刘秀的父亲时,只是个县令了。

刘秀出生时,王莽篡汉立新朝,刘氏家族自然不服,于是天下大乱。

根正苗红的刘秀岂甘人后,和哥哥刘演在南阳郡起兵。起兵之初很惨,据说因为缺少,刘秀曾经骑着牛上战场,被后世戏称为:“牛背上的开国皇帝”。

公元23年,西汉宗室的刘玄被各路义军拥立为帝,是为更始帝。

因刘演不满刘玄,在各路大军灭了王莽及新朝后,更始帝便把不听话的刘演杀了。

刘秀忍辱负重,主动找更始帝认错,然后申请到黄河以北(河北地区),去招抚和征讨不服从更始帝政权的势力(新婚燕尔的阴丽华都放在老家了)。

公元25年,刘秀平了河北地区之后,在河北邢台称帝,是为汉光武帝(后定都洛阳),从此与更始帝决裂。与农民起义军“赤眉军”两路夹击关东(更始帝的地盘),更始帝打不过,在投降赤眉军后被杀。随后,刘秀与赤眉军在关中厮杀。

公元30年,刘秀平定关东之地。又先后平定陇右、川蜀之地。天下再次统一。

刘秀勤于政事,实行轻徭薄税,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罢贪官、惩污吏,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尽量减少官员数量,减轻了百姓负担。历史上称为“光武中兴”。

公元57年,刘秀于洛阳去世,享年六十二岁。

汉献帝:刘协(公元181年-公元234年4月21日),东汉末代皇帝。

刘协的人身,如同他的名字协,“胁”也,一生被胁迫,从来没自由。

唯一可以欣慰的,最后得到了善终,没有惨死在某诸侯或武将刀下。

刘胁命运多舛,刚出生没满月,母亲王美人就被何皇后毒死了。刘协的父亲汉灵帝居然饶了何皇后——关于汉灵帝,不提也罢,因为不值一提,昏君一个。

为了保护幼小的刘协,汉灵帝把刘协交给了母亲董太后抚养。注意,这个董太后和董卓没有任何亲戚关系,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虽然这位董太后人品也渣渣,但还是把刘协抚养长大了(毕竟是自己的亲孙子啊)。

刘协长的还是不错的,据说举止端庄,行为举止颇有帝王气息,深得汉灵帝喜欢。

无奈,太子还是立了何皇后的儿子刘辩(汉少帝),何皇后也成了何太后,何太后的弟弟,就是著名的何进,一个本事不大,还特别误事的外戚大臣。

刘协先是被封为渤海王,后期又改为陈留王。

后面的故事,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了。宦官之乱,独掌朝政的何进不仅未能平定,还被宦官所诱杀——丢人啊,没脑子的人一个。

到后来,董卓奉诏杀到洛阳,灭了宦官,开始独掌朝政。

董卓非要认为自己和董太后是本家(董太后在公元189年就死了,有人说是因为斗不过何皇后,也有人说是被董卓气死的)。都姓董,就一定是本家,董卓说的对呀。刘辩不是董卓所立,不足以显示董卓的权利,必须要废了,要立董太后抚养长大的刘协为帝,方显得我董家、我董卓有本事嘛。

公元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

汉献帝刘协一生,完全不自由的帝王命运,从此拉开了帷幕。

本文由“后知后觉吴”原创,欢迎关注和评论。

光武帝刘秀和阴丽华

光武帝刘秀和阴丽华

汉献帝刘协和曹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r8uXUB2uKmW_kOqBP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