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升旗時搶救心跳驟停老人,學會這幾招,你也能做到!

2020-01-13     中國數字科技館

1月11日早晨,在天安門廣場上,一位老人突然倒地,陪家人看升旗儀式的一對醫生夫妻連忙上前施救,輪流為老人進行心肺復甦,直到救護車趕到。為他們點贊!

「心肺復甦術(CPR)」是搶救心臟停搏(CA)這一直接威脅人類生命急症的主要手段,如何有效地實施這一「起死回生」術是拯救生命的關鍵所在。我國每年發生50多萬例猝死,平均每分鐘就有1人猝死,如果每個家庭有一兩個人能學會心肺復甦術,那麼就有可能在急救車趕來之前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心肺復甦4步走

01判斷

急救科醫生總結出了7條關於心臟驟停的判斷標準:1.出現意識突然喪失;2.呼吸停止或喘息樣呼吸;3.頸動脈搏動消失;4.心音消失;5.皮膚、黏膜(尤其口唇、顏面、甲床)紫紺、蒼白或花斑;6.雙側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7.心電圖呈特徵性改變,80%以上是為心臟驟停。

作為普通人,當我們遇到突然倒地的人時,可通過詢問來檢查其是否有意識;如果意識喪失,再看其胸部有無起伏,有起伏表明有呼吸,如果沒有呼吸則表示患者心臟驟停。當患者心臟驟停時,就需要為其進行心肺復甦。

02呼救

立刻撥打120電話,為了節省時間,可將電話設置免提,邊打電話邊為患者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如果有其他人,則可請其他人撥打電話。

胸外心臟按壓、開放氣道、人工呼吸。將患者四肢伸展,讓其平躺在堅實的平面上,施救者跪在患者任何一側均可。一手手掌根部放在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另一手掌根重疊其上,十指交叉相扣。兩臂基本伸直,用身體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壓,按壓期間,手掌根部不要離開胸壁。按壓深度為5~6厘米或使胸壁厚度下陷1/3,按壓頻率為100-120次/分鐘。

連續按壓30次後,用一手壓住前額,另一手中、食指併攏提起頦部,使頭部充分後仰,開放氣道。用5-10秒的時間確定患者有無呼吸,若無呼吸,應用嘴包嚴患者的嘴,同時捏住兩側鼻翼,連續向肺內吹兩次氣,見到胸部有明顯起伏即可。吹氣時間持續1~2秒鐘,換氣時要鬆開手指。

03按壓30次、吹氣2次為1個循環

5個循環後用5秒的時間檢查頸動脈是否恢復搏動。如果脈搏未恢復,則需繼續按壓,以後每5分鐘檢查一次頸動脈搏動,直到AED(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到達且可供使用,或急救人員、其他相關施救者接管患者。

04除顫

AED是心肺復甦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急救設備,1分鐘內完成除顫,病人搶救成功率是90%,2分鐘內完成除顫,搶救成功率是80%,以此類推,每延誤1分鐘,搶救成功率下降10%。在我國,AED的安裝率和使用率還比較低。其實AED的操作非常簡單,開機後完全根據提示操作即可。把磁片後面的粘貼撕下來粘在患者相關部位,它會自動分析是否有室顫,然後自動充電,充滿電之後聽提示按下按鈕即可放電。

兒童、嬰兒心肺復甦如何操作?

因為兒童和嬰兒體形較小,因此在心肺復甦的操作手法上與成年人有較大區別。從按壓位置來看,成人和兒童均按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而嬰兒應按壓兩乳頭連線中點的正下方;在按壓手法方面,與成人的雙手掌根部相比,兒童應為單手掌根部,嬰兒則用食指和中指;按壓速度成人、兒童、嬰兒均為100-120次/分鐘;兒童的按壓深度應為胸壁厚度的1/3,嬰兒為1/2;人工呼吸時,兒童和成人一樣為口對口吹氣,而嬰兒則需要口對鼻吹氣。

本文來自:中國數字科技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vavoG8BUQOea5OwjCM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