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沙特發動原油價格戰以來,油價持續遭遇瘋狂拋售!終於,就在上周,油價迎來一波絕地反擊,布倫特原油、美國WTI原油暴漲超過30%,都創下歷史最大周漲幅,這背後似乎跟特朗普以及OPEC+召開緊急會議等有關:特朗普與俄羅斯、沙特通電話,在社交媒體放話減產1000萬桶/日甚至1500萬桶/日,直接引爆油價;消息稱,OPEC+將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減產1000萬桶/天……
就在原油多頭摩拳擦掌,準備一掃此前陰霾之際,周末還沒有過完,原油市場就又變天了: OPEC代表已經官宣,OPEC+緊急會議已經推遲到4月9日舉行,關於這次延遲,官方消息人士表示,目的是留有更多時間讓產油國就削減原油供應進行談判。短短兩天,原油價格戰風雲突變,OPEC+緊急會議推遲的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信息量巨大!短短兩天,原油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
周五,市場還沉浸在OPEC+將於周一召開緊急會議的「衝擊」中,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天與石油企業高管召開了會議;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五與政府高級官員和石油行業高管召開了視頻會議……
雖然普京表示,俄羅斯準備好與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主要產油國一道大幅削減石油產量,以阻止油價下跌。這一表態呼應了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之前的說法。「我們做好準備在OPEC+框架內與合作夥伴達成協議,並準備與美國在這個問題是進行合作,」普京周五在與政府高級官員和石油行業高管的視頻會議上說。「我認為有必要共同努力,以平衡市場並減少產量。」普京說,俄羅斯認為全球石油產量每天減少約1000萬桶是可能的,並準備「在夥伴關係」的基礎上參與。
不過普京的這些言論似乎「惹毛」了沙特。對於究竟誰挑起價格戰,導致油價崩盤,俄羅斯方面表示,「正是沙特從OPEC+協議中撤出,宣布增產甚至可能主動降低油價促成了這場大跌。」總統普京透露,沙特希望把油價拉低到40美元,從而消滅美國頁岩油競爭對手,現在沙特成功了,但我們俄羅斯從來沒有想要這麼做。
沙特急了,當然不想背這口鍋:沙特外長發布聲明表示,普京上述言論完全毫無事實依據,當初明明是俄羅斯拒絕了進一步減產協議,儘管沙特和其他22個國家曾試圖努力說服俄羅斯。此外,據Globalnews,沙特國營沙特新聞社發表了兩項重要聲明:
第一個聲明來自沙特外交大臣對俄羅斯媒體失實的控訴:「有關沙特撤回OPEC+協議的報道是不正確的,俄羅斯才是撤回協議的一方。當沙特與其他22個產油國嘗試說服俄羅斯進一步減產並延長協議時,俄羅斯並不同意。」
第二個聲明則是來自沙特能源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他批評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他曾暗示沙特想通過油價戰排擠掉美國頁岩油行業。外媒指出,沙特的聲明可能試圖緩和沙特與特朗普之間的關係。
分析認為,就在沙特與俄羅斯就到底誰撕毀減產協議,發動價格戰導致油價崩盤爭論一番之後,市場傳來了OPEC+緊急會議延遲召開的消息……除此之外,美國方面的信息更為「簡單、粗暴」: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五與美國各大石油企業代表會談,並未提出減產的計劃,之後他對記者表示,應該由市場決定油價。值得注意的是,他將挑起油價戰的矛頭指向沙特和俄羅斯,認為這兩個國家應該「承擔油價暴跌的責任」。
這還不夠!特朗普又亮出關稅牌:特朗普4日在白宮發布會上表示,不在乎OPEC,他們正在摧毀自己。如果必須對原油進口徵收關稅,將不惜一切代價這麼做。如果需要保護石油產業,會使用關稅。美國能源部也正在研究徵收關稅是否能夠迫使沙特和俄羅斯採取行動,儘管相關討論只是初步的。
分析指出,沙特與俄羅斯再起爭端、特朗普不僅沒有提及減產,更亮出不減產就加征關稅的底牌,眼下原油上漲的理由似乎已經瓦解,新一輪的殺跌可能「近在眼前」……
沙特、俄羅斯、美國:原油市場「三國殺」最後到底誰會讓步?
目前來看,在全球疫情蔓延,衝擊經濟前景,嚴重打壓能源需求,美國、沙特、俄羅斯都認為減產是唯一的辦法:儘管沙特與俄羅斯互相甩鍋撕毀協議的「元兇」,但是雙方在共同利益面前倒是立場一致,都態度明確表示:任何進一步減產取決於美國的態度。美國不願意主動減產,認為油價暴跌的責任在於沙特和俄羅斯!原油市場的「三國殺」,到底誰會讓步?
俄羅斯:對於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威脅,如果必須對原油進口徵收關稅,那將不惜一切代價這麼做。俄羅斯不接受則這一套,直接將美國減產作為了談判條件:4月4日,據媒體報道,四位消息人士表示,在美國加入減產的前提下,俄羅斯將與其他主要石油生產國達成新協議,將其日產量削減100萬桶(俄羅斯3月日均產量為1129.4萬桶,100萬桶大概為總產量的10%)。
美國:美國德克薩斯州鐵路委員會油氣專員Ryan Sitton此前指出,並不認為美方會與OPEC達成長期性合作協議,美國、沙特、俄羅斯之間的任何石油協議都將是一次性的。
華盛頓諮詢公司Clearview Energy Partners分析認為,在OPEC+視頻會議上,美國似乎更有可能以威脅方式讓其它國家減產,而不是做出減產承諾。
沙特:今天,沙特意外祭出「史無前例的舉措」,頗有深意。原計劃於周日公布的沙特阿美關鍵月度石油定價將被推遲至4月10日,因為沙特方面正在等待OPEC+會議進展。此外消息人士指出,沙特阿美臨時作出這個決定是因為沙特希望避免重蹈3月份的覆轍(此前沙特的大幅下調油價正是掀起油價戰風波的導火線。)
對於4月9日的OPEC+緊急會議,媒體稱,除了OPEC+成員國,其他產油國也受到邀請,目前尚未確定最終的受邀者名單,但已知受邀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和其他G20集團成員國。供過於求的情況已經相當嚴峻,隨著油市下行壓力增大,不排除OPEC+重新訂立新一輪減產協議的可能。
分析,假設一下,如果最後新一輪減產協議能夠達成,達到減產1000萬桶/日的協議,但是這就代表問題解決了嗎?不一定:
1、減產量分配是一個問題:此前媒體援引OPEC人士報道,沙特可減產300萬桶/日,OPEC其他成員國可減產150萬桶/日,俄羅斯減產150萬桶/日,美國、加拿大以及巴西等國則減產200萬桶/日。先不說分配是否公平的問題,這些數字加起來,也僅僅800萬桶/日,可能還遠不足以抵消需求量減少的數量。
2、如果達成了減產1000萬桶,問題是不能抵消需求減少的問題:在新冠病毒疫情的衝擊下,全球原油需求出現斷崖式減少。渣打此前預計,4月份石油需求將減少1800萬桶/日,高盛預計這個數字在1870萬桶/日。
原油市場目前的現狀:OPEC+緊急會議能否達成協議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而需求下滑,產油國增產,目前全球原油存儲空間已經告急,IHS Markit預計全球將在2020年年中耗盡儲存石油的空間。這勢必進一步加劇市場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