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的原心,在哪裡?

2019-08-30     光華樓評

武漢,正處於黃金時代。

8月22日,有機構發布消息,上半年全國城市土地收入排行榜出爐,杭州1494億元名列第一,武漢1046億元位居第二,北京929億元排名第三。

這表明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重倉武漢。最近,有幾組小數據,折射出武漢的活力。

《阿里巴巴「夜經濟」報告》顯示,武漢的夜間公共運輸出行活躍度排名第四;深夜酒店住客量排名第五;淘寶夜間消費活躍度排名第十;夜間寄件的需求量全國第二。

未來5年,武漢將新增8條地鐵線。武漢地鐵還將首次跨出武漢,抵達鄂州。按照武漢城市整體規劃,到2035年,武漢將邁向大都市區。

談到大都市,不得不提香港。香港的面積,大約是武漢的八分之一。回顧歷史,在香港的百年變遷中,香港的原心一直沒變。香港的原心就是中環。

每一個城市,有且只有一個原心。北京的原心就是天安門,上海的原心在外灘,深圳的原心在福田。那麼,武漢的原心在哪裡?

01

我們對一座城市的板塊劃分,有很多劃分方法。

比如按照環線,一環,二環,一圈一圈,到六環。也有按照城市功能,政治中心、經濟中心與商業中心等不同標準,對城市劃分。

在最近幾年的城市擴張之下,特大城市湧現很多新區域。與傳統老區域相比,這些新區域經常被媒體關注。它們成為市場的焦點。

而歷史形成的城市原心,反而被冷落。

上海陸家嘴與外灘 來源:Eric Wang

與城市內環、城市中心、城市核心相比,城市原心有什麼不同?

它是歷史形成的,不是人為創造的。它的背後是一座城市經濟、商業與人文的百年沉澱。

原心,在一個城市有且只有一個。它是獨一無二的。

在北京,我們能創造北京新機場、亦莊新城,卻不能創造另一個天安門與長安街。

在上海,我們能創造出浦東,卻無法創造外灘的十里洋場與萬國建築博覽群;

在深圳,我們能創造香蜜湖,卻無法再造一個福田與深南大道;

在武漢,我們創造了光谷中心城、臨空港新城、車都,但無法創造漢口建設大道金融街或中山公園。

印象中,最近十年,武漢很多區域都提出建設金融中心。至今,還沒有一個能與建設大道金融街相提並論。

02

在武漢的街邊,你問下路人,「武漢的中心在哪裡?」

我估計答案五花八門。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中心。

武昌人說,中心就在水果湖。漢陽人說,中心在鍾家村。漢口則說,中心就在江漢路。

但城市原心則是固定的,是歷史的選擇。它不會隨著城市變遷而變換位置,也不會被時代浪潮淹沒。

北京長安街、上海外灘與深圳福田,這三大一線城市的原心,沒有因為時間與城市的變化而變化。這些區域的房產價值均是城市房價的頂點。在房地產市場波動時,這些區域的抗跌能力最強。

深圳福田 來源:全景網

這些城市原心的唯一性背後,還有哪些價值邏輯的支撐?

原心,首先肯定是城市中心,具有城市級地位,它擁有其他區域無法替代的中心價值。比如廣州的越秀區,作為行政與金融中心,是天河區無法替代的。

其次,在中心價值之上,城市原心更是城市傳承,它承載著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和精神,某種程度上,甚至是這座城市的象徵。

最後,是城市的塔尖資源。塔尖資源,往往是這座城市的教育、商業等最好的資源,在城市裡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並且無可複製。再比如,深圳福田CBD,在我國CBD經濟中位列榜首。

03

如果說武漢的中心在長江,那麼武漢的原心在哪裡?

如果把漢口的地圖放大,新華路連接起解放大道與建設大道,形成一個「工」字形區域。這就是武漢的原心。

這裡是建設大道金融街的黃金十字軸,是武漢歷經時代洗禮後,自然沉澱形成的商務中心,這裡聚集了城市70%的金融資源,也是武漢第一批甲級寫字樓的誕生地。

武漢「華爾街」 來源:玩攝堂

在建設大道金融街的30餘座大廈中,雲集了200餘家金融機構,5家全國金融機構總部,14家中外資銀行區域總部,19家證券公司區域總部和15家保險公司區域總部,以及美法韓三國領事館。

這裡被譽為武漢的「華爾街」,並以此盛譽承載著這座城市的榮耀。

此外,這裡還凝聚著城市發展的歷史印跡,見證了城市百年的興衰榮辱,聚集了塔尖的城市配套與資源,承載著一代又一代老武漢的記憶。

協和醫院

1866年,協和醫院的前身「仁濟醫院」建成。1928年協和醫院正式成立,而到了1949年,協和醫院便以華中地區規模最大、設備最好、技術水平最高而聲名遠播。它是國內首批三甲醫院,以精湛的醫術享譽海內外。

1927年,武漢中山公園建成。中山公園被譽為「武漢第一歷史名園」,亦是全國百家歷史名園之一,國家重點公園。作為歷史最為悠久的名園,它在近一個世紀的歷史長河中,歷經了城市的榮辱浮沉與變遷,留下了一代又一代武漢人的青春記憶。

漢口中山公園,漢口的綠心 來源:玩攝堂

1934年,漢口新華路客運站建成。它是武漢市最早的客運站,因新華路的繁華而落址於此,並成為湖北公路營運里程的"零公里始發點"。

同年,漢口體育場建成。它是新華路體育場的前身。到1954年,一座亞洲領先的綜合性體育場在新華路邊建成,並被命名為新華路體育場。從此,新華路成為了許多武漢人心中健康與運動、光榮與夢想的代名詞。新華路體育場也成為中國國家隊、湖北隊、武漢隊的主場。

武漢廣場商圈

1959年,友好商場開業(武漢國際廣場前身),與武漢劇院、友好展覽館、武漢飯店等,成為武漢的標誌性建築。1981年,武漢第一個億元商場誕生,並被評為全國十大商場之一。

1996年,武漢廣場開業迎賓。武漢廣場自1996年開業以來,連年蟬聯全國零售單體經濟效益冠軍寶座,一舉奪得「十連冠」,創造中國零售業新記錄。2006年,47歲的老武漢商場大樓成功爆破,新建武漢國際廣場。

時至今日,武漢國際廣場作為購物著名地標之一,以其幾十年老品牌的獨特優勢和地理位置的優勢,獨攬了一百多個獨有品牌、60多個國際名品旗艦店、百餘個百貨精品概念店。

城市中心的絕佳地段,百年歷史的沉澱與傳承,塔尖資源的聚集,可謂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這裡就是武漢的原心。它的百年歷史與商業價值,是武漢其他區域不能替代的。

04

在武漢多中心發展的今天,不斷有新興區域刷新著市場的認知,城市原心的價值反而逐漸被我們遺忘。

最近兩年,建設大道上的寫字樓租戶外遷,則是一個信號。

在建設大道金融街上,老寫字樓設備老化,新的寫字樓孤零零的單棟,配套規劃的缺失,使得部分企業搬離。他們選擇了武漢天地、楚河漢街等新興商務區。

有趣的是,大型金融機構、世界500強與領事館,還留在原地。這裡還是外企最多的區域,這裡依然是武漢最具底蘊的商務中心。

截止2018年,區域產值占據江漢區千億生產總值一半,吸納高端商務人群20萬,吸引外來投資總額超千億。

未來,商務商業總供應量過100萬方,商業賦能以幾何數遞增,建設大道金融街牢牢占據大武漢商業商務龍頭。

所以,城市的發展創造了新的中心,但原心卻始終未曾偏移。對城市原心而言,更需要的是承前啟後的疊代更新,在產業功能組合、業態優化層面上的聚合升級,創造更大的價值。

武廣商圈與建設大道金融街,兩個王牌地標加持的「原心」,就差一根導火索。直到精武路上的「越秀國際金融匯」出現。

6年前,越秀以90.1億元將精武路地塊收入囊中,一舉刷新武漢土地出讓總價和單價的雙重紀錄,成為當年引爆江城的「雙料地王」。

商業街效果圖

如今,這裡成為武漢內環高端生活區的標杆,成為武漢中心的中心。除了高端住宅之外,越秀還能為城市帶來什麼?

一座百萬方的綜合體,規劃有自超5A甲級寫字樓、高端商業、超五星級酒店。然而,對於建設大道金融街而言,越秀國際金融匯所帶來的遠不止這些。

對區域而言,越秀國際金融匯是促進建設大道金融街產業及功能升級的疊代之作,一方面,它帶動了區域現有辦公物業的產品功能及服務的升級,另一方面,大體量商業綜合體的規劃將帶來區域產業功能組合、業態優化層面上的聚合升級,創造更大的價值。

商業街效果圖

效果圖

從項目自身而言,越秀國際金融匯規劃有三大產品系——「天樾系」高端住宅、「國金天地」格調商業及「國金中心」高端商辦組團,並構建成了一個完整的業態閉環,自持商業為住宅和辦公提供必要的配套支持,辦公和住宅又為商業帶來固定且高端的消費群體。

豪宅效果圖

越秀國際金融匯的出現,是對城市原心的承前啟後,既能傳承城市原心的百年歷史文化,又能為區域注入國際化新元素,以百萬方綜合體規劃,推動建設大道金融街的疊代煥新進程。

所以說,它是武漢「原心」的引擎項目。

對區域宏觀經濟而言,越秀將是區域酒店、商業與寫字樓的升級換代的領軍者;

對於區域中觀環境來說,一個國際化的武漢地標,將成為時尚、潮流與繁華的代名詞;

在武漢原心,城市、自然與人和諧相處,創造出大武漢的城市價值原點。而越秀金融匯則是留給武漢原心最大想像,繁華之上,再造繁華。

[後記]

如今,世界聚焦武漢,武漢重回原心。

這是武漢復興的歷史機會。

在武漢的原心,有影響武漢經濟命脈的金融機構與外資公司;

這裡有武漢的城市綠心,也有大牌、潮牌的購物中心;

這裡有武漢頂端的外校,也有國內頂尖的醫院;

這些頂級的配套與資源,放在一起,武漢無人能敵。

從城市戰略的高度,大武漢都市區建設加速,武漢版圖將再度擴大,但武漢原心,以及原心背後的價值底蘊,仍將無可複製,亦無可取代。

文|楊光華(地產寫字人)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投資風險提示: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fVJ4WwBJleJMoPMyUm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