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食物被傳言致癌,現在又輪到魚腥草,它到底是治癌還是致癌?

2019-09-22     胡洋

魚腥草是非常常用的一個藥食兩用的一種植物,就是既可以作為藥用,同時也可以作為食物來食用。按照中醫的理論,魚腥草性寒涼,歸肺經,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和利尿通淋。這個植物對我來說印象比較深刻,上小學的時候,有幾天一側耳朵裡面特別脹疼,感覺裡面壓力很大,那時候去趟醫院是很奢侈的事情,父親把魚腥草搗碎,把汁液擠到耳朵里,兩天之後竟然完全不疼了,那時候覺得這種草蠻神奇的,可以治病(民間土法,請勿模仿)。

2016年一篇長微博《魚腥草與馬兜鈴腎病》,此文稱魚腥草因含有馬兜鈴內醯胺而可能誘導腎病及致癌。馬兜鈴酸確實是致癌物,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於2008年將其列為1類致癌物,馬兜鈴酸分子和DNA分子結合非常牢固,你吃下去的每一個馬兜鈴酸分子都會永久地結合在DNA上面,持續不斷地帶來傷害,引起基因突變。有研究顯示馬兜鈴酸與肝癌的發病具有一定的相關性。而馬兜鈴酸的代謝物馬兜鈴內醯胺I具有腎毒性。

之所以認為魚腥草致癌,是因為魚腥草中含有馬兜鈴內醯胺,但馬兜鈴內醯胺是馬兜鈴酸的代謝物,兩種不是同一種物質,不能混為一談,而且魚腥草中只檢測出含有馬兜鈴內醯胺-Bll、All、Fll這幾種物質,且含量十分低。目前沒有任何臨床數據顯示這幾類物質會致癌。馬兜鈴酸確實會致癌,但魚腥草里並沒有這種化學成分。

魚腥草在川渝地區又稱折耳根,在餐桌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一些閩南人素有熬魚腥草湯水來緩解感冒咳嗽症狀的習慣。說起致癌,其實很多東西都可能含有致癌物,比如酒可致肝癌,粉塵可致肺癌,太陽紫外線可以致皮膚癌。但不談劑量,光談毒性是不嚴謹的。光談毒性,不談益處,也是不科學的。所以只要不是大量過量的吃,根本沒必要擔心。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魚腥草具有致癌性。甚至有研究顯示,魚腥草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魚腥草對小鼠移植腫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癌細胞分裂指數下降。

魚腥草不是馬兜鈴科植物,不含馬兜鈴酸,但含馬兜鈴內醯胺,這兩者不可等同。2016中國食品闢謠論壇上,「魚腥草致癌」被專家評定為邏輯推演不夠嚴謹,結論有失慎重。相比於爭論魚腥草是否致癌,其實大家更應該關注的是平時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的正確性,要知道癌症的形成除了天生的遺傳基因之外,最主要的誘因就是環境因素、不良生活習慣、不良飲食習慣和不良的情緒影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fEsWW0BJleJMoPMfSc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