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了,他都在春運值班崗位上目送我們回家過年

2020-01-10     新華揚州觀察

交匯點訊 「今天是春運第一天,人已經比昨天多得多。」1月10日早晨5點半,揚州西部客運樞紐,李宏金打開值班站長室的門,換上制服,翻開當天的工作日誌,50分鐘後,春運首日的第一趟班車即將開往臨沂和邳州。這是李宏金參加春運值班的第25年,等到明年11月,他就年滿60歲正式退休了。

春運首日,李宏金接待的第一批旅客是四五十個返鄉過年的農民工:「揚州到臨沂382公里,要4個多小時;揚州到邳州的四戶410公里,估計下午就能到家。」根據預測,今年1月17日以後,揚州客運正式進入首個春運小高峰。每年春節前的四五天,都是李宏金最為繁忙的日子,發車流程、客流疏導、班組現場管理等都需要他統一調度。在採訪過程中,站長值班室的電話幾乎每隔幾分鐘就會響起,「撿到東西的、尋找失物的、諮詢購票的……一個上午能接到四五十個電話。」李宏金說。

正是有了像李宏金這樣堅守崗位的旅客貼心人,今年的春運路上才更加順心。上午11點半,在車站安檢人員的幫助下,48歲的尹寶生拖著大包小包走過驗票閘機。「每年這個時候都是要回家的,這次從檢票到安檢、上車都有人幫忙,感覺車站的服務越來越貼心了。」尹寶生告訴交匯點記者,他是寶應人,這兩年在金壇從事水電安裝工作,這次為了能早點趕回老家,他和工友一大早就從金壇坐車到揚州西站,再轉乘回寶應。「在外面工作20多年,以前網絡不發達只能現場買票,今年不僅車票好買,檢票也很方便。」

李宏金說,從最早的人工取票到線上購票,這些年來車站的服務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為了讓旅客出行感到更加方便和舒適,車站特意新添了高科技設備。今年9月,揚州西部客運樞紐升級換代了人臉識別核驗閘機,只要身份證與「刷臉」信息一致,旅客就能秒過驗票閘機,「我們是蘇北地區首家引進的,與大興機場的『刷臉』設備一樣」。此外,今年候車大廳還新增了臨時身份證的自助補辦機。交匯點記者在現場看到,該補辦機與公安系統聯網,旅客只需輸入身份證號,經過人臉識別,就能列印出一張臨時身份證明,整個過程不超過2分鐘。

今年春運期間,除了汽車票預售期延長至15天以外,揚州開往宜昌、襄陽、北京、深圳、廣州等地的長途大巴車全部停運。李宏金表示,江蘇800公里以上的長途客運線路已經停運,有長途出行需求的旅客可以選擇火車,或者前往其他省份進行中轉。另外,今年安徽的臨泉、阜陽、宿州等客運線路較為緊張,有出行需求的旅客可以提前買票。

在車站一線值班,李宏金每天都要上上下下檢查班組情況,儘管值班站長室旁就有自動扶梯,但他從來不乘,更願意去爬50多層的樓梯,「電梯留給更有需要的旅客」。李宏金告訴交匯點記者,春節前最後一班發車時間往往是年三十晚上,因此,這25年來,他家的年夜飯總會比普通人家推遲一個小時,「我的孫子已經8歲了,每年都是他在等我,今年過年最大的願望是能準時下班,快點見到他。」

交匯點記者 張晨 實習記者 劉日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adllG8BxtCz63RLzPu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