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這2種行為屬於高情商?在老師眼裡為低情商,甚至厭煩的很

2019-12-17     媽媽育兒助手

現實中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學習的更好,通常都與老師聯繫的比較密切,有的家長私下還請老師吃飯,過節過日的時候還給老師送東西。可能在這些家長看來,自己這樣做可以讓老師對孩子更加重視起來,有助於和老師之間打好關係。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就老師的角度而言,家長的這些行為看上去屬於低情商,甚至完全給老師增添煩惱。


1、私下請客送禮物,總是和老師談關係

可能國人就有這樣的習慣,總是喜歡送禮攀關係,其實在校園裡面這種現象也存在,雖然並不多。其實很多老師都有職業道德,對於那些不良的社會風氣往往比較反感,尤其那些私下經常請老師吃飯和送禮物的,在不少老師看來,這種做法情商比較低,因為老師真的不缺那頓飯和禮物。


而且很多時候,家長的行為往往老是現在非常被動,如果不接受邀請或者不接受禮物,可能讓校長認為老師在裝清高,看不起自己;如果接受的話,可能就開了一個不好的頭,後續還會出現惡性循環。如果碰到那些別有用心的家長,老師可能會陷入相當被動的境地,甚至還會因此告別職業生涯。


2、認為攀關係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實質屬於懶惰和轉移責任的行為

家長之所以和老師攀關係,其實主要想讓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照顧,這種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不過有的家長心裡並不明白,孩子在學校是否受關注與家長沒有關係,最重要的是孩子在學校的具體表現情況。


因此家長有精力和時間討好老師,倒不如花更多的心思到孩子身上,平時多給予孩子關注,經常與孩子交流心情,讓孩子能勇敢面對各種困難,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這樣孩子在性格上才會變得越來越好,學習成績也會不斷提升,最終得到老師的重視。


小結:上面這兩種行為看上去屬於高情商,實際上是在給老師找麻煩,很多老師都是非常厭煩的,那麼你有過這樣的行為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aB-EG8BMH2_cNUgv4k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