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太原火車站在太原人朋友圈兒刷了屏,好事連連,老火車站榮耀加身,重新煥發生機活力。
7月29日,由中鐵十四局二公司負責施工的迎澤大街下穿太原站通道建設工程、太原站東廣場及配套路網工程、雙塔北路改造工程等順利完成建設,太原站片區大變樣。據市住建局建管中心介紹,上述項目已基本完工,僅剩後續的綠化、交通設施完善以及遠期的地鐵1號線站台、太原站東站房、迎澤大街東延等施工。
迎澤大街下穿太原站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迎澤大街下穿太原站通道,是國內首次採用管幕結構施工成功下穿特級火車站。
南北兩端「下穿」太原站
迎澤大街下穿火車站通道建設工程是迎澤大街東延的控制性工程,是太原市向東拓展的主通道之一。目前,迎澤大街在火車站的南北兩端「下穿」,已經形成南北各一條單向行駛的下穿通道。下穿工程主要包括下穿太原站兩條463米的通道,其中管幕段南北長分別為102.5米、107.6米。施工中,採用的是管幕結構法施工工藝,這是我國新興的暗挖工藝。採用這種工藝下穿火車站在全國尚屬首次,沒有任何現成經驗可以借鑑。採用這種新工藝,降低了施工風險,又不影響火車站的正常運營。
東廣場可「即停即走」
太原站東廣場採用高架平台進站為主、地面進站為輔、地下負一層出站的基本接送模式。廣場範圍內自下往上依次為地鐵站、地庫及出站集散大廳、地面廣場、高架送客平台。目前,東廣場銜接太原站的進出站口建設仍在進行中,正式開通運營還需假以時日。
新建的東廣場、東站房及周邊路網配套工程,使太原站邁上一個新的台階。今後,除了現有的西廣場及站房外,太原站還將配建一個東站房,將成為部分列車的候車、檢票、乘車通道。
與其配套的路網工程中,連接迎澤大街的下穿隧道還在封閉施工中,與迎澤大街下穿太原站的南北通道共同構成完整路網的雙塔北路已經開通,形成一個新的交通循環系統。
雙塔北路改造完工 交通路網更趨完善
該工程位於太原站以東,呈南北走向,工程起點是杏花嶺區的小溝街,終點是迎澤區的晨東街,全長1920米。工程分為地面道路和地下通道。其中,地下通道工程由4條地道組成:雙塔路主地道為雙向四車道,西幅起點為五龍口街,終點為郝莊正街,總長1.37公里;東幅起點為五龍口南巷,終點為朝陽街,總長0.79公里。該工程主要包含管線遷改施工、地道及機電安裝工程、地面道路及安裝工程、電力管道工程、雨污水管道工程等。
目前雙塔北路道路改造工程地面道路和地下通道已全部竣工,有望於二青會開幕前全面投入使用。
太原站具有110年的歷史,屬於特等火車站,旅客到發量日均13.3萬人次,每天有140多輛列車發往全國各地。太原站四周已形成環形路網,將來投入使用後周邊的迎澤大街、迎澤大街東延段(規劃中)、建設路、雙塔北路將實現互聯互通,對於改善城市交通路網、便利公眾出行和提速太原市經濟發展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