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冬吃羊肉賽人參」,沒有羊肉的冬天是不完整的,無論是金黃酥脆的羊排,還是口感軟糯的羊蹄,亦或是熱氣騰騰的羊湯,都能為寒冷的冬季增添一絲溫暖。
今天,我們給大家帶來了十數款羊肉菜品,從燒烤店到大酒樓的出品都應有盡用,大家快看看,哪一款適合你的餐廳吧!
紅湯魚羊鮮
製作:代懷生
選用批量碼好的草魚片搭配涮火鍋的羊肉卷,兩者汆水後擺盤,澆入熬好的紅湯上桌,魚片細嫩微辣,羊肉鮮美入味,取材方便、製作簡單,口味也好,堂食加外賣每天能賣出30多份。
製作流程:
1、金針菇、芹菜段、寬粉各50克入沸水煮熟,撈入盤中墊底。
2、碼好的草魚片200克入沸水汆熟,撈出擺在盤中一端;沸水內下羊肉片250克汆熟,撈出盛入盤內另一端。
3、鍋下底油燒熱,加入蔥段、薑片、蒜片、干紅辣椒各5克爆香,加入郫縣豆瓣醬、火鍋底料各10克、辣妹子5克炒香,添毛湯500克,調生抽、鹽、味精、雞精、白糖各適量,熬沸後打出料渣,澆在羊肉片上,點綴鮮青花椒、鮮辣椒圈,激熱油30克即成。
製作關鍵:
熬好的紅湯要澆在羊肉片而非魚片上,這樣可以給客人展示細嫩的魚肉,賣相更加誘人。
醋椒小肥羊
製作:張鐵軍
傳統的「醋椒口」是將胡椒粉、陳醋放入碗里,然後澆熱湯沖開,此菜改成先炒香胡椒粉,再烹醋「勾」出「醋椒味兒」。原因是炒過的胡椒粉會變色,能夠把湯色「染」得略微發黃,出品更引人食慾。
製作流程:
1、金針菇、泡透的蕨根粉各100克一同入沸水汆透,撈出控水,裝盤墊底。
2、羊肉片400克入沸水汆至變色,撈出控水、裝盤。
3、酸辣湯400克入鍋燒沸,澆入盤中即可上桌。
酸辣湯:
鍋入底油燒熱,下蔥姜蒜小火煸香,下白鬍椒粉200克小火炒散,烹槐茂陳醋1200克燒開,倒入高湯10斤再次燒沸,撈出渣滓,加鹽、味精、雞精調味即可。
製作關鍵:
炒胡椒粉時用小火,否則容易變糊發黑,影響湯色。
乳香醬羊腩
製作:滑金才
用南乳肉的做法來製作羊腩,滋味濃郁,毫無腥膻。
提前預製:
1.將羊腩肉5千克切成寬10厘米的長條放入盆中,加南乳汁1瓶,紅腐乳1瓶,槐茂面醬200克,大蔥2棵,姜1塊,料酒50克,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腌制12小時備用。
2.鍋入底油,放八角3顆、小茴香5克、香葉5片、桂皮1塊、白蔻少許、蔥姜、蒜片煸香,再放入醬油、甜麵醬小火炒香,添清水,放味精、雞精、胡椒粉、白糖調味,燒開備用。
3.把腌好的羊排放入高壓鍋,倒入步驟2中調好的湯汁,再倒入啤酒1瓶,放入蘋果2個,高壓20分鐘即可。
走菜流程:
取出熟羊腩肉入油炸至表面起脆,切成長條,擺入茶盤,帶香蔥段、黃瓜條、甜麵醬、烤鴨餅、泡菜條趁熱卷食即可。
羊肉墊卷子
製作:苟軍偉
燒羊肉搭配小花捲,卷子吸足湯汁,滋味香濃,且大大提升了菜品的毛利率與可食性。
提前預製:
1、羊肉10斤(選取羊腿和羊排)剁成3厘米見方的小塊,放入加有蔥姜的水中汆燙去膻待用。
2、鍋入蔥姜爆香,下羊肉炒出油分,待鍋內散發出濃郁的肉香味時,調入雞飯老抽40克、草菇老抽30克快速翻勻,使羊肉上色,沖入清水20斤,下入香料包(乾薑150克、小茴香50克、花椒10克、山奈、草果各4克、桂皮2片洗凈包入紗布中)和適量的鹽,大火燒開,轉小火加蓋燜25分鐘至熟撈出,每400克裝入一個碼斗內,淋一勺原湯,封保鮮膜保存。
走菜流程:
1、取小花捲18個入五成熱油中炸至表面微黃,撈出控油待用。
2、鍋入蒜瓣、干紅椒節爆香,下預製好的羊肉一份,淋少許羊骨高湯,調入雞飯老抽、雞精、花椒粉各5克、鹽4克、味精、白糖各3克翻勻,下入青紅椒段30克、洋蔥塊20克、大蔥段15克,略燒30秒,最後下入炸好的小花捲翻勻,淋少許辣椒油即可出鍋。
香烤羊蠍子
製作:車秉欣
羊蠍子一般是鹵熟之後做涮鍋食用,而車秉欣在設計這道菜時,巧妙地將鹵和烤結合起來,羊蠍子先入滷水中長時間煮制、浸泡入味,再經炭火烤出焦香,最後拌上燒烤料,成菜外焦里嫩,孜然味濃。走菜時配上主食饢餅,菜點合一,這種出品形式極受食客歡迎。
批量預製:
1.改刀成大塊的新鮮羊蠍子40千克,入清水中泡足24小時,換一次水,繼續泡4~5小時撈出,放流水下反覆沖洗去凈血水。
2.大鍋入清水燒開,下入羊蠍子(分成兩鍋)汆水,撇掉浮沫,加入料酒1瓶(煮第二鍋時同樣加入1瓶料酒),大火燒開後撈出沖水,充分去凈雜質。
3.白滷水(約25千克)中添入鹽1000克,蔥、薑片各500克,味精100克,香料包1個大火燒開,放入羊蠍子燒沸後轉小火保持湯麵似開未開的狀態,煮2個小時後關火,浸泡3個小時入足味,撈出瀝干,1.25千克為一份裝入保鮮袋系好,入冰箱冷藏保存。
走菜流程:
1.取滷好的羊蠍子1袋,入微波爐回熱,放置燒烤架上炭火烤8分鐘,期間要不斷翻面。同時,取饢餅(成品)1個一起烤制。
2.將烤好的羊蠍子納入盆中,趁熱撒入自製燒烤料粉50克,顛晃均勻後,裝入墊有一層生菜葉的托盤中,帶饢餅、一次性手套上桌。
製作圖示:
1.羊蠍子提前鹵入味、分裝好。
2.放在燒烤架上,炭火烤至干香。
3.撒入燒烤料拌勻。
香料包:
孜然粒100克,香葉、白鬍椒、八角、小茴香各50克,白蔻、香茅草各30克,草果、沙姜、甘草、羅漢果、陳皮、桂皮、豆蔻各25克,砂仁、白芷、丁香各10克,以上用料入清水中洗凈,包入紗布即可。此香料包可重複使用2~3次。
自製燒烤料粉:
孜然碎、辣椒麵各100克,麻辣鮮、熟白芝麻各50克,味精30克拌勻即成。
製作關鍵:
1.滷製時要開小火,湯麵保持似開未開的狀態,使滷水慢慢浸入原料,這樣鹵出來的羊蠍子肉質比較嫩。
2.烤制時一定要注意炭火不能太旺,並且要不斷翻面(包括饢餅),否則容易烤焦。
土匪羊肝
製作:任風
羊肝搭配少許五花肉片、干鍋醬、辣椒圈炒製成菜,香鮮滋潤,口味很棒。此菜所用的家樂干鍋醬辣度柔和,易於被多數北方食客接受。
原料:
生羊肝350克,五花肉片100克,青蒜段100克,青、紅杭椒各50克。
調料:
鹽3克,味精5克,家樂干鍋醬40克,生抽15克,陳醋10克,料酒5克,水澱粉適量。
製作流程:
1、將羊肝切成薄片,衝掉血水,加料酒、鹽、味精、水澱粉、生抽抓勻上漿,封油保存。
2、青、紅杭椒分別切成馬蹄段待用。
3、鍋下寬油燒至五成熱,下羊肝滑熟,撈出瀝干油分待用。
4、鍋留底油燒熱,下五花肉片炒香,投入青、紅椒丁、青蒜段煸香,下干鍋醬、生抽、陳醋、味精翻炒均勻,倒入羊肝片中火快速炒勻,出鍋裝盤即成。
製作關鍵:
一定要衝凈羊肝的血水,並擠干、吸盡水分後再上漿,否則容易影響菜品口味。
黃燜西寧羊排
製作:李志強
將西寧羊排提前壓熟,再用原湯壓制甘肅土豆,走菜時合二為一,成菜顏色黃亮、口味濃香。
批量預製:
1.西寧羊排(產於西寧地區,肉質與一般羊排相比更加細嫩,膻味較小)10千克剁成小塊,置於細流水下沖洗乾淨,下入沸水鍋中氽水,撈出控干。
2.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羊排小火煸炒至表面金黃,撈出控油,放入高壓鍋中。
3.鍋入菜籽油150克燒熱,下薑片1000克、蒜子1000克、洋蔥碎750克、芹菜碎350克、香菜段250克、甜椒碎100克煸炒出香,倒入高壓鍋內,沖雞湯2500克、紅滷水1000克,再加南乳汁650克、紅曲米50克,上汽高壓30分鐘,關火晾涼,將羊排揀出,每400克為一份裝進保鮮盒,入冰箱冷藏保存,鍋內原湯濾渣待用。
4.紅皮土豆(產自甘肅,皮紅芯黃,口感粉糯)5000克洗凈去皮,用挖球器挖成球,下入高壓鍋中,添壓羊排的原湯沒過(若原湯太少,可再添少許雞湯),上汽高壓5分鐘後關火,每250克為一份,帶原湯100克裝保鮮盒入冰箱保存。
走菜流程:
鍋入紅油燒至四成熱,下蒜末5克、小米辣段5克煸炒出香,取預製好的羊排及壓好的土豆各一份下入鍋中,加味精5克、雞精3克、孜然粉2克調味,大火收濃湯汁,起鍋盛入提前燒熱的石鍋中,撒香菜段即成。
說明:
傳統黃燜菜是在炒鍋中製作而成的,現如今,很多餐廳為了出菜快捷,選擇用高壓鍋製作燜菜,在使菜肴更加入味的同時,也大大加快了成菜的速度。
巴扎秘制羊蹄
製作:谷勝兵
用烏蘇啤酒、辣椒碎等煮羊蹄,不僅祛腥提鮮,而且口感軟糯;添加料頭二次烹製成菜,色澤黃亮、咸鮮微辣,淡淡的酒香令人食慾大開。
批量預製:
1.生羊蹄10千克刮洗乾淨,剁成6厘米長的小段,冷水下鍋焯透,撈出瀝干。
2.將羊蹄段盛入湯桶,加烏蘇啤酒2瓶、生抽1瓶,自製辣椒碎(干鐵皮椒、干紅線椒按2∶1的比例混勻打碎),蔥段、薑片各300克,老抽200克,鹽120克以及高湯15千克,放入香料包(干紅花椒、黑胡椒、白鬍椒各30克,桂皮15克,香葉10克,白芷、小茴香、白豆蔻各8克,篳撥、草果各5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煮40分鐘,關火後繼續燜制30分鐘,使羊蹄肉質脫骨卻不鬆散,撈出盛入保鮮盒,原湯備用。
走菜流程:
1.鍋下煮好的羊蹄350克、毛湯200克,中火煮透,撈出羊蹄待用。
2.鍋入底油燒至六成熱,下洋蔥絲100克、蒜片30克、辣椒碎15克炒香,倒入熱透的羊蹄以及羊蹄原湯150克,加烏蘇啤酒150克,白鬍椒粉、雞粉各4克,大火燒勻收汁,盛入明爐中,撒上蔥花即成。
烏蘇啤酒:
新疆烏蘇啤酒與德國啤酒口味類似,麥芽香味突出,酒體醇厚,比一般的啤酒度數要高一些,用它來烹制牛、羊、魚等食材,具有較強的祛腥提鮮作用。
技術關鍵:
1.由於煮好的羊蹄膠質豐富,外層容易結殼,因此在走菜前一定要添毛湯稀釋燒透。
2.最後無需勾芡,羊蹄析出的膠原蛋白自然會使湯汁粘稠。
無水干燜羊肉
製作:張東
在高壓鍋中鋪上羊網油和大蔥段,再倒入羊肉小火燜制40分鐘,期間不加一滴水,待大蔥中的水分蒸發後,羊肉也成熟了,口感干香耐嚼、筋道彈牙。
批量預製:
1.羊後腿肉1500克改刀成栗子大小的塊,加薑片80克、蔥段60克、生抽40克、東古一品鮮醬油35克、乾薑粉15克抓勻腌制兩分鐘。
2.高壓鍋底部鋪羊網油200克,上面放大蔥段400克,倒入腌制好的羊肉塊,蓋上蓋子(不加高壓閥),保持小火燜制40分鐘,開蓋後挑出羊肉備用。
走菜流程:
鍋入東古一品鮮醬油80克,下燜好的羊肉750克、蔥粒15克,淋少許清水防止醬油煳鍋,中火翻炒均勻,裝盤即成。
製作關鍵:
1.由於大蔥、羊肉都自帶水分,所以燜制時不用加水;為避免煳鍋,需注意將羊肉放在中間,不要與鍋壁直接接觸。
2.在燜制過程中,食材的水分會被逼出來,所以不能蓋高壓閥,而是讓水分慢慢地從高壓閥處蒸發出來,羊肉的口感才會幹香筋道。
帶子芥蘭炒羊肉
製作:順德新興家喻酒家
廣東人吃羊肉多以燜、煲為主,此菜則將其融入粵式小炒當中——將羊柳肉腌入味後煎至金黃,與鮮美的帶子、清脆的芥蘭頭搭配炒香,成菜清爽,鮮味十足。
原料:
羊柳肉200克,芥蘭頭200克,帶子75克。
調料:
胡蘿蔔30克,韓式壽司蘿蔔30克,蔥姜蒜末各3克,蚝油、鹽各3克,生抽、味精、白糖各2克。
製作流程:
1、羊柳肉洗凈,頂刀切成薄片,納盆後加鹽、白糖、蛋清、生粉、生抽各適量抓勻腌制15分鐘,下入四成熱油小火煎至兩面金黃,盛出待用。
2、帶子洗凈,橫向一片為二,加少許薑汁、鹽、味精抓勻腌制5分鐘,下入平底鍋煎至兩面金黃。
3、芥蘭頭去皮洗凈,切成厚約2毫米的大片,下入淡鹽水中汆透,撈出瀝干;胡蘿蔔、韓式壽司蘿蔔分別切成細長的條,飛水過涼後打成「中國結」的形狀。
4、鍋入底油燒至四成熱,下蔥姜蒜末爆香,下入煎好的羊肉、帶子翻炒出香,再下芥蘭頭、胡蘿蔔及壽司蘿蔔,加鹽、味精、白糖、蚝油、生抽調味,炒勻後淋濕澱粉勾芡,盛出裝盤。
豆湯珍菌小肥羊
製作:王濤
此菜借鑑了酸湯肥牛與重慶豆湯菜的做法,用兩勺豌豆湯加一勺羊湯煮肥羊片,成菜既有豌豆的醇香,又有羊肉的鮮美,上桌時再配老北京涮肉的四種味碟(芝麻醬、油辣椒、香蔥末、香菜末),口味更是豐富。
製作流程:
1.金針菇100克、白玉菇、蟹味菇各80克汆水備用。
2.羊肉片350克入75℃的熱水快速焯去血污(水溫不能太高,否則羊肉易老),撈出入冷水過涼。
3.鍋下底油燒熱,下小蔥段、薑片各5克爆鍋,倒入豆湯400克、羊湯200克燒開,調入南瓜蓉20克熬透,打掉殘餘的豆粒,加入提前泡透的水晶粉100克、汆水的菇類,調入鹽5克、白醋5克、胡椒粉3克、白糖2克、雞粉2克燒開,下羊肉同煮1分鐘,起鍋裝入明爐,帶香菜末、香蔥末、油辣椒、芝麻醬各一碟上桌。
豆湯:
豌豆泡透,濾水後盛入不鏽鋼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燒開,轉小火煮至豌豆開花、熟爛,停火備用。
珊瑚小羊腿
製作:王志軍
把羊腿肉剪成根根相連的肉條,均勻拍粉後入油炸成「珊瑚」,賣相洋氣,口感酥脆,裝盤更上檔次。
製作流程:
1.改刀:選用形狀規整的帶骨小羊腿(每隻重約350克),入冰箱冷凍至定型,取出後將腿骨削至長約5厘米,再縱向由外向內將羊肉切成厚約2毫米的薄片,每一面切4~5刀,深至骨頭,然後用剪刀把每片羊肉剪成條,注意不要剪斷。
2.腌制:改刀後的羊腿入清水浸泡1小時,洗凈血水,撈出攥干水分後納盆,每2.5千克羊腿加鹽20克、白鬍椒粉10克、味精5克,淋料酒30克,抓勻腌制20分鐘。
3.拍粉:將腌制好的羊腿擠干水分,放入盛有土豆澱粉的托盤中,給每根肉條均勻地拍粉。
4.炸制:鍋入寬油燒至七成熱,手持腿骨抖幾下,讓羊肉條均勻下垂、絲絲分離,炸制時先將肉條浸入油中,晃動一下(防止肉條粘連)形成「珊瑚」,待肉條定型後,再把羊腿全部浸入油中炸4分鐘即可撈出。
5.走菜時,取8隻羊腿包上錫紙,再繫上紅絲帶,配番茄沙司、孜然椒鹽、蒜蓉辣椒醬三種味碟上桌。
製作圖示:
1.羊腿肉切成厚約2毫米的薄片。
2.用剪刀將肉片剪成條。
3.羊腿入清水浸泡1小時。
4.腌好的羊腿需攥干水分。
5.均勻拍上一層土豆澱粉。
6.手持腿骨,讓肉條浸入油中炸定型。
技術關鍵:
1.羊肉腌制時仍會出水,所以拍粉前一定要攥干,否則炸制時易脫落。
2.拍粉時一定要深入、均勻、全面,連羊肉條之間的縫隙也不要放過,倘若拍粉不均勻,會導致炸制時團成一團,形狀不夠飽滿。
3.炸制時,鍋中最多放四隻羊腿,一次不要炸太多,否則容易碰斷已經定型的肉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ITSAG8BMH2_cNUgwaq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