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趣鏈科技」)當選區塊鏈工信部重點實驗室綠色溯源工作組副組長單位,並成功中標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區塊鏈BaaS雲平台系統軟體產品及實施服務採購項目」,趣鏈科技的技術能力得到了權威機構和金融市場的雙重認可。趣鏈科技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張貝龍在接受專訪時說,「Hyperchain是趣鏈100%的自主研發、可控的底層技術平台,可以滿足調優和全面的系統維護。」
1
趣鏈在供應鏈金融場景中實現有效「信用傳遞」
張貝龍表示,區塊鏈技術的落地就是在一個沒有中心的業務模式中,幫助多方建立跨主體的信任環境,否則區塊鏈技術可能並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實際上,區塊鏈技術是一個由所有節點共同維護、共同記帳的「公共大帳本」。趣鏈科技的Hyperchain底層技術平台,採用魯棒共識算法RBFT,在保證BFT系統強一致性的前提下,提升了系統的整體交易吞吐能力以及系統穩定性,可以穩定達到3000-10000的TPS(不同複雜度的業務邏輯),並可以將交易執行時間控制在300ms左右,為區塊鏈的商業應用提供高性能的解決方案。
張貝龍說,供應鏈金融模式的成立在於通過關鍵節點,依託核心企業的信用傳遞,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擴大金融機構的有效客戶基數,實現多方共贏。以浙商銀行應收款平台為例,這是浙商銀行與趣鏈科技合作開發設計的企銀業務合作平台,用於在線辦理企業應收帳款的簽發、承兌、保兌、支付、轉讓、質押、兌付等業務。生態內的企業可以將應收帳款設為在線支付結算和融資工具,幫助企業去槓桿,降成本。
趣鏈科技供應鏈金融平台「飛洛供應鏈」則致力於解決企業應收帳款拆分、多級轉讓難題,極大簡化和提升供應鏈金融業務審批及放款效率,實現秒級審批、實時到帳。飛洛供應鏈為復星金服提供了有效的服務平台,其內在的核心邏輯在於平台實現了基於核心企業信用的延伸,將其應收帳款憑證在供應鏈上多級流轉,有效惠及除一級供應商外的多級供應商,完成了核心企業信用的多級傳導,通過引入外部金融機構,為應收帳款提供低成本的融資。
2
貿易金融與跨境支付是區塊鏈應用的突破口
「目前一些應用場景其實並不需要區塊鏈技術,而貿易金融和跨境支付這兩個場景是不需要問WhyBlockchain的」,張貝龍說,這兩個場景中區塊鏈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在貿易金融方面,主要的應用有兩類,一類是跨境貿易中的區塊鏈信用證、福費廷業務在商業銀行之間得到廣泛應用,體現出區塊鏈的重要特性,另一類是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四流」與區塊鏈結合也有很多成熟的應用模式。大型企業由於一級供應商與經銷商有上萬家,存在著模塊化戰略之下核心業務部門難以掌握上游供應商信息的痛點,而區塊鏈技術實現了信息的通暢;小型保理商缺乏信用抓手,區塊鏈技術可以完成抓住信用點後向上傳遞到上游供應商的過程。
在跨境支付方面,Libra的出現說明區塊鏈技術具有天然的優勢。張貝龍認為,雖然許多國家的央行和智庫都長時間關注跨境支付,但是一直沒有落地實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各方普遍認為數字貨幣暫時不會對傳統的信用貨幣造成影響。現有數字貨幣量級太小,而且性能上不足以承擔金融基礎設施的角色。另外,相比於技術層面,數字貨幣面臨的難題更體現在業務層面。
「Libra的業務創新性遠超技術創新性。」張貝龍說。比如Libra協會的成立,使得區塊鏈的發展模式從01n變為28n,在節點擴展方面有著更大的優勢。目前在同一個領域,存在很多個聯盟鏈的情況很常見,完成從零到壹比較容易,但是這種模式在業務層面很容易卡住,完成從多個「一」到N的轉變很困難。Facebook前期做了充分溝通,一開始就具有了28個重要的節點,進一步拓展的阻力就小很多。
張貝龍介紹說,Libra在技術層面也存在創新,相比於更為常見的過程式語言,Libra採用的是函數式語言,因為無變量而具有高保真的特點,天然適用於智能合約。
目前在金融領域,趣鏈科技與中國銀聯、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興業銀行、浙商銀行、北京銀行、美國道富銀行、葡萄牙商業銀行、德邦證券等國內外大型金融機構開展了區塊鏈相關重要合作;在非金融領域,趣鏈科技也與谷歌、微軟、華為等達成重要合作。
本次專訪為「區塊鏈+金融」產業應用報告企業調研的階段成果之一,本次調研由清華大學網際網路產業研究院、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網際網路金融工作委員會、金融科技創新聯盟、中國金融信息網共同發起,研究報告將在2019(第四屆)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大會上進行發布。(趙以純、郭興華)
微信編輯:山曉倩
監製:蔣春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HKaUmwBtRl-7Ca7At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