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
提及渝農商行這一個名字,對投資者來說,也並不陌生。作為近年來首家上市首日未能夠封住44%漲幅上限的上市公司,在其上市之後,不僅引發了新股破發的熱潮,而且還拖累渝農商行股價出現了跌跌不休的表現。
截至目前,渝農商行的A股股價為6.58元,而這一價格不僅遠低於上市後的最高價格水平,而且目前渝農商行股價已經跌破了每股發行價,且較7.36元發行價格縮水了10%左右的空間。根據現階段渝農商行的市盈率分析,目前它的動態市盈率為6.50倍,但靜態市盈率仍然達到8.25倍,仍未能夠在同行業的估值水平中占據優勢。
需要注意的是,與渝農商行A股相比,其H股股價卻與A股存在較高的折溢價率空間。與此同時,從渝農商行港股的綜合數據分析,確實較A股存在著明顯的投資優勢。站在市場資金的角度出發,投資A股的熱情也會驟然下降。此外,從中長線持股的角度思考,仍需要警惕一年後的限售股解禁壓力,而近期股價發生大幅下跌的紫金銀行,也為渝農商行等次新股敲響了警鐘。
在股價跌跌不休的背景下,近期渝農商行發布了穩定股價的方案。具體而言,渝農商行12名董監高擬不超過上一年度自本行領取薪酬(稅後)15%的自有資金增持本行股份,而對於此次增持的計劃不設價格區間。
對於此次渝農商行的穩定股價方案,從上市公司的股價表現分析,似乎並不買帳。
其中,按照渝農商行牽涉到的董監高薪酬情況來看,合計薪酬並不算特別多,且按照 15%的自有資金比例進行計算,合計金額也大概70餘萬,這頂多屬於一個普通散戶的資金規模。
再者,對於此次增持的計劃,並沒有設置價格區間,也沒有嚴格要求其它增持的條件。換言之,上市公司高管可以等待股價更低的時候再行採取增持的計劃,而目前AH股之間的折溢價率過高,而上市公司高管自身的增持意願也並不高。
此外,從規定中,擬不超過上一年度自本行領取薪酬(稅後)15%的自有資金增持本行股份,不超過的說法卻讓市場聯想多多。增持100股也算增持,增持1萬股也算增持,且12名董監高的最高增持金額也不過數十萬的金額水平,這對股價的穩定似乎並不會起到實質性的影響。
由此可見,從此次渝農商行發布的穩定股價方案來看,似乎欠缺了一些誠意。退一步思考,假如當初上市公司的發行定價更加合理、發行市盈率更低一些,或更接近行業均值水平,那麼才算得上穩定股價的有效舉措。
假如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以及盈利增速能力在同行業中不算特別突出,那麼市場給予的定價估值也會偏向於平淡。從上市公司的角度出發,在面對公司股價跌跌不休的現象,一方面需要綜合考慮到上市公司自身的發展利弊情況,如何把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突出,如何做到行業中的佼佼者,這是中長期提振股價、做大市值的靈魂所在;另一方面則需要制定出真正有效的穩定股價措施,而不是象徵性的增持。例如,提升上市公司的股息回報能力、積極開展股份回購,且回購後積極註銷提升企業價值等。歸根到底,還是需要讓市場看到穩定股價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