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聞聯播花了3分鐘報道,採訪了「大眼睛」蘇明娟

2019-08-10     視覺金寨

29年前,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南溪鎮落成,它不僅給大別山區的貧困學生帶來了教育的希望,也拉開了全國希望工程的序幕。

【影像資料】金寨縣希望小學剪彩儀式

這段影像資料是1990年5月19日,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的剪彩儀式。徐烈山是金寨縣希望小學的第一批老師,親歷了當年這所學校從選址到建成的全過程。

金寨縣希望小學退休教師 徐烈山

1990年的2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考察組到金寨縣考察。然後決定在南溪鎮援建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同時救助全縣500名失學兒童。

考察組的決定迅速轉化為學校的具體籌備工作。金寨縣成立了希望小學建校領導小組。在原金寨縣南溪小學的基礎上,開工建設希望小學新教學樓。

金寨縣希望小學退休教師 徐烈山

送磚,提磚,人工一塊一塊往上送,每個人的幹勁都特別大。白天夜裡加班地干,就是想早點把學校建好,早點讓孩子們有學上。

1990年3月18日破土動工,5月19日竣工剪彩,金寨縣希望小學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建成了。曾在這裡戰鬥過的徐向前元帥親自為學校題寫了校名。此後,希望工程在中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迅速提升,喚起了社會各界對貧困地區教育的重視,在無數人的無私奉獻和努力下,成千上萬的貧困學子實現了求學夢,也因為知識而改變著未來。眼前這位正在給孩子們上課的是金寨縣希望小學的教師閆春,當年她正是在這所小學接受了希望工程捐助,後來順利考入大學。畢業後她選擇回到希望小學任教。

金寨縣希望小學 教師 閆春

如果沒有希望小學,我也沒有機會繼續讀書上大學。它不僅改變了我的人生道路,更給了我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所以我回到這裡,把希望的種子播灑到更多孩子的心中。

從最初由祠堂改建的教室,到兩層小樓,再到如今擁有數棟校舍與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及標準化操場的現代學校,數十年間,金寨縣希望小學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批批受助學生走出校門,走上工作崗位,反哺社會。

金寨縣希望小學 副校長 廖桂林

現在我們學校有兩個校區, 名學生,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百分百,我們現在重點也在向助力教育全面發展上轉變。

六安市金寨縣團縣委書記 詹越

金寨縣希望小學是希望工程在大山深處種下的第一粒種子,它拉開全國希望工程建校的序幕,我們也將守護它成長為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

來源:安徽新聞聯播

更多金寨資訊請關注頭條號(視覺金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FT-gWwBvvf6VcSZ3V6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