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一條世界之最的大橋主體建成,為中緬國際鐵路奠定了基礎

2020-01-03   一帶一路報道

文 郭淼

2019年12月30日,隨著最後一片鋼樑精準就位,世界最大跨度鐵路拱橋——大瑞鐵路(大理-瑞麗)怒江特大橋主體建成,標誌著大瑞鐵路重難點工程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為我國「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緬國際鐵路的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

世界上最大跨度鐵路拱橋——大瑞鐵路怒江特大橋

大瑞鐵路怒江特大橋位於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與龍陵縣交界處,全長1024.2米,橋面寬度達25米,為同類橋樑中橋面最寬,設計為四線車站橋,可以允許四列火車同時通行。主跨採用490米鋼桁拱,拱上鋼箱梁全長520.8米,引橋全長492米。

大瑞鐵路怒江特大橋主體建成

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大瑞鐵路怒江特大橋項目經理賀常松介紹說,全橋用鋼量為4.6萬噸,相當於6.5座埃爾菲鐵塔。其中主桁拱用鋼量達2.7萬噸,主拱圈的922根不同規格鋼杆件像搭積木一樣,使用近80萬顆螺栓在距離江面230米的高空懸空拼裝組合,工序複雜。

施工人員進行大橋鋼箱梁調平作業

賀常松表示:「我們通過引進先進的BIM建造技術,對每一節鋼杆件的拼裝組接進行模擬操作和精細控制,創新採用『大噸位橫移式纜索吊機』和『多扣塔斜拉扣掛懸臂拼裝體系』等多項代表鐵路拱橋建設世界領先水平的前沿技術,通過2000多個測量點實施上萬次監測和複測,全橋鋼桁拱的精度誤差不超過3毫米。」

大橋施工現場

針對大橋「鋼箱梁+鋼混結合梁」的結構形式,建設者們創新採用了「纜索吊吊裝+步履式頂推」橋樑同步施工技術。鋼混結合梁利用智能控制系統,使32台步履頂推機協同作業,同步進行,將頂推誤差控制在5毫米以內,成功避免了長幅橋樑頂推滑移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橋樑結構變形等問題。為我國在複雜條件下特殊結構橋樑的科研與施工積累了成功經驗。

大瑞鐵路怒江特大橋飛架峽谷兩端

看點多一點

大瑞鐵路全長330公里,是中緬國際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完善路網布局和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大橋建成通車後,大理到瑞麗的行車時間將由現在公路所需的6小時,縮短到2個小時左右,將極大地改善滇西地區的交通運輸格局,結束雲南省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不通火車的歷史,對推動我國與東協國家的經貿合作與人員友好往來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來源:央廣網

圖片:新華網

更多精彩詳見《一帶一路報道(中英文)》

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51-1788/F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2096-2886

郵發代號:62-625

投稿郵箱:thebeltandroadrpt@163.com

編輯:王然

審核:向雯

主編:鄧灼